[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金刚经》释义 第十九品、法界通化分
 
{返回 法界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239

《金刚经》释义——第十九品、法界通化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法界通化。法界是遍虚空的,遍虚空的才能叫法界,不能说一个中国就叫法界。整个虚空叫法界。法界可以化为十方国土,十方佛国合成一个法界,合成一个虚空,通化就是通达无碍。这是从字面上讲叫法界通化。

从我们的心性来讲,我们的心为法界,通化无碍的时候,是因为我们三心不可得了。只有我们三心不可得的时候,才能叫法界通化。看经一定要把前后的话接应上。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释迦佛又开始问须菩提,你是怎样认为的呢?假如有人用满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多的七宝来布施,用七宝布满那么多的世界,以这个人这种布施的因缘,你看他得的福报多不多?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就是非常多的,世尊啊。如果这个人真的是用布满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多的地方的七宝来布施,他得福是非常多、非常大的。

【须菩提啊。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这里佛是打破有相、有住的心态,转为无相、无住的心态。

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啊,如果把福德当成实实在在的话,这样去布施是有为布施、有求布施,是住相布施,是有限量的,是生灭的,我如来就不说得的福德多了。因为不是三轮体空,所以这样的布施的福报就大大的打折扣了。用一颗无所求、无所住的心,和求福德没有关系的心态来布施,这样我才说得的福德多呀。就是用清净圆满的心性去布施的时候,功德是无边无际的、是无量的。正因为是无相之心,所以说福德是无量无边的,是和宇宙同存的。


{返回 法界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金刚经》释义 第二十品、离色离相分
下一篇:《金刚经》释义 第十八品、一体同观分
 亲人在邪道或者病了怎么办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十八章 大道废焉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一章 众妙之门
 《金刚经》释义 第二十六品、法身非相分
 药师经释义 第十、供佛遂愿四天守护分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
 《金刚经》释义 第八品、依法出生分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三十五章 往而不害
 药师经释义 第三、药师琉璃光如来分
 《金刚经》释义 第六品、正信希有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解脱、成佛必须要过的三个关[栏目:达真堪布]
 为什么佛欢喜日、僧自恣这一天供佛斋僧,这个功德就可以让祖先离苦得乐?[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因明的语用学思想(关兴丽)[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信入药师佛因缘[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梦中解迷,父子相会[栏目:心念与命运·第2册]
 相互体谅,婚姻美满[栏目:心念与命运·第3册]
 生活就是修行[栏目:仁焕法师]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一讲之:实践的中观第五种:直接了当的中国禅宗[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不结良缘与善缘,苦贪名利日忧煎;岂知住世金银宝,借汝闲看几十年。[栏目:千江映月·星云说偈]
 初学者不宜闭关(智海)[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