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法海集四 第四部分:宗义学说断谬论释要 佛法问答
 
{返回 法海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80

  佛法问答

  问一:不了解空性,靠【修心七义】的修持,是否有帮助?

  答:【修心七义】是龙树菩萨一位重要的传承弟子切卡瓦所著。龙树菩萨讲【释菩提心论】时,先讲胜义菩提心才讲世俗菩提心。如果是上根菩萨会先修空性,以空正见辅助菩提心增长而生起菩提心;下根菩萨的生起次第是先修菩提心,但不是不修空性,而是生起菩提心再修空正见。一般道次第的经典都先说广大行的内容,再说深见行的内容,可是利根菩萨们先专注观修空性,生起空正见再修菩提心。并不一定依此次第。

  问二:意识如果不是依脑神经而有,是由之前意识的续流而有,必须安立第一个意识?

  答:如同色法没有第一个开始,是无始,所以没有第一个意识。情器世间,即众生的蕴体与此世界,是由非常细微的微尘组成,经典说形成世界的基础是很细微的微尘,又说微尘是四大形成的果实。可见虽然微尘很细还是地水火风组成,四大比微尘更精细,【时轮金刚续】里也曾说过。科学家说世界的形成是大爆炸,爆炸前应该有基础存在,可知绝对有四大的微尘。此微尘连续至今,意识实质的续流是没有开始,同等续流是有始,追溯色法的续流也是无始。为什么有这些现象或性质?这是法性,法尔如是。

  问三:龙树菩萨说身心分开的我不存在,那死亡时是什么领导我们坏灭?

  答:之前说过“我”有几个不同的阶段,清醒时、熟睡时、睡梦等,梦中的我不是依身体安立而有的我,是随著梦的现象、作用安立在梦中的我。讲到“人的我”,当然是依人的蕴体安立而有的“人的我”,死亡光明现起时,若内在意识与身躯尚未分开,可称为“人的我”;若已经分开成为中阴身,可称为“中阴身的我”;若生在无色界,心(意识)是依赖著风和气而有,依著风和气安立“无色界的我”。所以我是依著不同的阶段、作用安立不同的我。

  问四:佛说的四圣谛和二谛的关系?

  答:分成四圣谛,是因为所取和所断不同。分二谛的原因是,万法共分为两种性质。四圣谛可以被二谛所包容,灭谛是胜义谛,苦谛、集谛、道谛是世俗谛。

  问五:所持和我之间的关系,唯识和中观作何解释?   

  答:主要依根和境,若是所缘缘,是色法,就有差别了。

  


{返回 法海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海集四 第五部分:见及乘差别备忘录(原文)
下一篇:法海集四 第四部分:宗义学说断谬论释要
 法海集四 第二部分:菩提之道 释本文(菩提道炬论)
 法海集三 第一部分:中观论 1 前言
 法海集四 第四部分:宗义学说断谬论释要 佛法问答
 法海集二 第四:常行菩萨道 5 菩提心生起令增长
 法海集三 第一部分:中观论 3 生死流转之因
 法海集一 第一部分:三主要道 3 佛法问答
 法海集五 第一部分:解脱之道 3 初中后善祈愿文
 法海集四 第二部分:菩提之道 附录:佛法问答
 法海集四 第一部分: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经 3 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经..
 法海集三 第一部分:中观论 7 结赞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七九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六[栏目:张秉全居士]
 世出世间快乐和痛苦的差异[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普遍胜利 - 圣洁的一桶水[栏目:普遍胜利·普巴扎西仁波切故事]
 简论上师善知识与藏传佛教的关系(四)[栏目:择师知见]
 索达吉堪布-新浪佛学微访谈:如何减少生活中的烦恼与压力[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时刻忏悔保持稳重[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一五 郁多罗女天宫[栏目:天宫事经 一 椅子品]
 修寂止时观筷子,观到什么情况再进行下一步?下一步观什么?怎么观?达到什么要求?[栏目:圣道光辉·答疑解惑]
 慈心与悲心的意义[栏目: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又名根道果]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