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佛在经中用了很多比喻说明了暇满的人身一旦失去就再也得不到,同样佛也曾在经中说过很多人是在辗转轮回的恶趣中出来的。这两句矛盾吗?为什么?
 
{返回 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21

佛在经中用了很多比喻说明了暇满的人身一旦失去就再也得不到,同样佛也曾在经中说过很多人是在辗转轮回的恶趣中出来的。这两句矛盾吗?为什么?

这两句不矛盾。佛在经中打的这些比喻,就是为了强调人身难得。佛慈悲,怕众生不珍惜这个人身,浪费这个人身。后一句是说,如果我们没有解脱、没有成佛,堕落恶趣了,就很难很难出来。虽然也能出来,但是需要很长很长时间,要感受漫长的痛苦。所以佛为了强调人身的难得而说一旦失去就得不到。


{返回 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什么是业?
下一篇:怎样做才能使道场和合,僧众和合,居士和合?
 两次遇到附身的现象。应该怎么做?
 修菩提心的时候,如果自己控制不住不小心打了对方怎么办?通过忏悔可以忏掉..
 皈依到现在,一直没有见到上师,是不是还没有得到灌顶?
 回向的方式有哪两种?
 家里人要去杀小鸡来卖,我又不好阻止怎么办?
 我想皈依,但做饭时会杀生,怎么办?
 什么是四魔?古萨里修法中是怎样断除四魔的?
 清净刹土和地狱是我们自己心的感受显现,还是另有空间?
 听到“大圆满法”在人寿十岁的时候就能获得解脱吗?
 观修三十四种暇满的时候,觉得个别的暇满不具备。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无死的金刚心 第27章 莎尔娃蒂的相思[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佛化家庭篇 一、家庭教育[栏目:佛化家庭篇]
 向上走自有湛蓝之虚空[栏目:传喜法师]
 玄奘精神 第47节:第七章 因势利导,谋事成事皆在人(4)[栏目:玄奘精神]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九九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44 诸佛不欺[栏目:大机大用]
 深秘之心[栏目:吉噶康楚仁波切]
 表面的修行[栏目:实修教言]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