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佛、儒、道三教为什么不能成为一教?
 
{返回 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301

问题十五、

第八个问题:佛、儒、道三教为什么不能成为一教?看宣化上人讲的《水镜回天录》,儒家和道家都是来奠定佛教的基础。儒家的孔夫子是佛家的水月童子,道家的老子是佛家的迦叶祖师,怎么会有区别呢?

这个为什么不能成为一教?我们看看教义,就看看教义。咱别管是迦叶啊,还是水月童子,来中国怎么成为了孔子和老子,咱别看这个,咱们先看看教义。老子也好,孔子也好,他们修行最高的层次就是升到天上。那升天能不能了脱生死?它不能了脱生死。佛呢是超出三界,是不是?

虽然道教和不信教的人来讲,道教要比不信教的要好;儒教也是这样,比不信教的要好,但是要和佛教相比,它俩还是比不了的。因为佛是超出三界的,不是一条线上的,所以说它们不能是一教。如果是一教的话,就会把道教的教义和儒教的教义,混入到佛教里去,整个佛教就会改变了。就像牛乳似的,纯净的牛乳,如果你不断地加水,最后这个牛乳会什么样?最后空有其名啊,全变成水了,虽然也叫“牛乳”,但它就是水了。所以说不能改变,不能混为一谈。

因为他们所修的只是升天,在佛法里讲还属于外道,不属于内道,所以说不能成为一教,不能这么误导众生。误导众生就会使很多人失去了目标,我们有的人搞道教的东西,很多道教的东西,也当成佛法来修持,最后这一生就白瞎了。

佛法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到最高学府,它完全具备,它是完整的。你看佛在世的时候,佛悟道以后马上救度了多少人,特别是破外道而成了佛道。我们现在有些人糊涂,就是想把儒教、道教都划入佛教里来。“这样的话,我们人不就多了?”人是多了,质量没了,佛法的教义就会被改变了,这是不行的。

但是道教的人如果舍掉道教,如果他来学佛,这我们欢迎。但是不能以道和儒来代替佛教,这是不允许的。因为教义有根本的区别,有很大的差距,这个一定要注意。

我们现在有很多人,往往在家里供仙堂,甚至老道也供,天上也供,土地也供,什么都供,以为这就是佛法呢!最后弄得佛法没学着,学了一些外道出来,最后把佛法也变成外道,你说这一生不白瞎了吗?所以这个不应该。佛教的教义就是佛教的教义,不可改变,也不可以混入,混杂。佛法不是大杂烩,佛法是究竟真理,是永恒的真理,是最深的真理,不是升天和在世间做个好人所能代替的。

至于说这个儒教的孔子是水月童子,道教的老子是迦叶祖师化现的,这些祖师大德这么讲。因为众生也需要教化,需要这些世间的圣人去教化众生。但他只是教化,绝不是以它来代替佛教。它只是以它的面目出现,以它的教义,以它的方便来这么教化世人。不可以把外道的教义,变成佛教的教义,这是不允许的。如果你把外道的教义变成佛教的教义,你就会失去三皈依戒体,这是不允许的。

(编者注:《优婆塞戒经》净三皈品云:

一、受三皈已,造作痴业,受外道法自在天语,以是因缘,失于三皈。

二、若有造作种种杂业,为受乐故,修于善事,如市易法好比市场作买卖,以求利为先,其心不能怜悯众生,如是之人不得三皈。

三、若人信其(神)能救一切怖畏,礼拜外道,是人则失三皈依法。)

我们对儒教和道教都是非常尊重。因为儒教最起码在教人做人方面,起到一个很大的作用。《弟子规》等等,这都是很好的。做人得有孝心,知道上下,知道怎么来为社会做事情,但它只是世间法里的一部分,我们尊重它。道教也讲修行,我们也尊重它。但是和佛教有很多的教义,是不一样的。佛教是最彻底、最究竟的,不能混在一起,这个必须区别。

特别是现在,有很多的人就盲目地把它引入佛教里了。好像是各个宗派都往一起合,大团结啊!但是这些事情,尊重是尊重,绝不能乱,一旦乱了就不好了,最后佛教的教义就会被改变。

佛法来不得半点虚伪和虚假,真的就是真的,对的就是对的。就包括有的写着“佛经”但是不真实,有些教义不彻底,那都不行;包括二乘佛法,还有一些外道,这些佛在戒律上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不允许去学;包括有一些教义都是不允许学的。佛讲了,这样就会断菩提种子。

 


{返回 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请问法师,诵咒总打哈欠是怎么搞的?
下一篇:初学佛法的人就是要听话干活吗?那不明白道理怎么办?
 什么叫一门深入?怎样修持是一门深入?
 我怎么说能把学佛的好处介绍给他们?
 关于老人故去后,灵牌是否可以送庙,地藏殿供养、供奉?
 在家怎样修行?
 带佛像的纸可不可以随便烧?某处印的,说拿纸作路引,上面有佛像?..
 为求身体好,不敢不供保家仙,还得修佛怎么办?
 成就路上最难闯的关是什么呢?
 请求师父给随缘来的一些众生皈依。
 学佛怎样才能真正地了生死?特别是在家居士,学佛关键应在什么地方用功?..
 甲与乙有不同的因缘和果报,因缘不同,为什么说无二无别,虚妄众生从何而来..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人间佛教的蓝图-上(星云法师)[栏目:人间佛教]
 平常心[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佛识慧集 <八>八圣道分[栏目:佛识慧集]
 构成佛教之要素[栏目:太虚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六(一二三一)[栏目:杂阿含经]
 发心已于学处须修学之相?[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The Craft of the Heart - The Eight Skills[栏目:Ajahn Lee Dhammadharo]
 漫说《杂阿含》(卷九)~K 第247经(习近经)[栏目:界定法师]
 初机净业指南 上善俱会[栏目:黄庆澜居士]
 居士传四十六[栏目:居士传]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