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忍辱(张慈田)
 
{返回 忍辱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43
忍辱
 
张慈田
 
    忍辱(Khanti,亦译作忍、安忍、忍耐)是原始佛教重要的修行道品,大乘佛教也把它列入六波罗蜜之一,可谓是佛教徒必修的德目。
 
    忍辱是忍受身心的各种痛苦,如忍受寒热风雨、饥渴老病死及遭他人的瞋恚、轻慢、打骂等刺激,由内观禅修,直接感觉及如实了知肉体或感受等的生灭变化,令心止住于其过程,仅受冲击的第一支毒箭,不生瞋恚的受第二支毒箭,内心保持平和,不忿怒、不结怨、不怀恶意,即得到忍辱的最佳成果。忍受痛苦跟忍受欲乐、利养的诱惑同样是忍辱的课题。      
 
    世间经常有忍辱的劝世格言,如「小不忍则乱大谋」、「忍辱负重」、「百忍成金」等,而佛经中也经常有赞叹忍辱的法句,如「财宝及诸利,无胜忍辱者」「忍辱为第一,佛说无为最」「于他极骂辱,大力者能忍」「见他瞋恚盛,但能行默忍;彼瞋自然灭,不烦刀杖力;彼此得大利,自利亦利他。」
 
应用格言、法句有时能有效地阻挡冲击。一般人大多都有小忍的经验与功力,但如遇上大的或者一而再的痛苦或侮辱就难得按耐得住,而忍辱不得法,也可能憋出毛病来,除非获得内观的智识及实修要领,了解历境放松肉体、放空心情、柔软心、慈爱心乃至因缘思考等,及做每一刻的身心变化过程观察,才能充份销融冲击。
 
     忍辱是实践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的大事业。佛陀过去世曾是忍辱仙人,被人割截耳鼻、手足,而毫无瞋恚(《本生经》、《金刚经》等不少经典提到),在菩提树下也曾忍受女人的种种骚扰,佛陀的众多弟子也都有忍辱的懿行美德散见在经典中。忍辱不但可得到自利利他等诸多功德,也能因此获致涅槃,佛陀说:「以我有忍力、思惟力故,便能降伏魔众,成无上正真之道,生于道场。」
 
(《增一阿含》卷七.八经)所以,佛教徒当策励实践忍辱行。
 

{返回 忍辱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你在修忍辱吗?(格桑扎西仁波切)
下一篇:忍辱有两种(妙华法师)
 恶事向自己 好事与他人(净空法师)
 也谈忍辱
 如何保护功德 安住业果空性
 如来的忍辱柔和衣(见胆法师)
 忍是世上最难的修行(索达吉堪布)
 忍气吞声与修忍辱行有什么区别?(如本法师)
 忍辱(张慈田)
 要忍受哪些东西呢?(寂天菩萨)
 学佛必须忍辱(昌臻法师)
 一切恶人、逆缘皆当磨练、考验,皆是增上缘(净空法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等觉普贤的境界[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六]
 洁白[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修行种种法门都是为了调伏内心[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七课 地藏菩萨的事迹[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三册]
 解脱道论·分别戒品第二[栏目:阿毗达摩·解脱道论]
 真禅法师与上海佛教[栏目:李向平教授]
 法苑谈丛 第七章 漫谈大藏经(一)汉文大藏经[栏目:法苑谈丛]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三十二集[栏目:天台小止观讲解·成观法师]
 用心学佛修行[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5年]
 新时期佛教医药事业的回顾与展望(陈全忠)[栏目:其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