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修行在于净化内心
 
{返回 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72

修行在于净化内心

悟莲

  人生一世,无非希望自己能潇洒过一生,然何谓潇洒呢?或以拥有名车豪宅为潇洒;或认为家财万贯是潇洒;或认为权势盖世是潇洒的标准......这一切的潇洒都是如幻如化的,因为若这些潇洒一旦毁灭,则会痛苦不堪、失落不已!这些所谓的“潇洒”,都是造成我们痛苦的根源,唯有真正破除种种的执着,恒守正念、内心平静,用般若正智观照一切,无所取着,这才是真正的潇洒自在。

  佛法是心地法门,是净化内心的甘露。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可见心能生万法,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心识所变现出来的,离开心识外无一法可得。心能生善亦能生恶,众生的心念是刹那生灭,念念相续的,它如猿猴攀树,不能停于一处,躁动不安;众生心念亦如此,时刻向外攀缘,心难以安住在法上,得法喜之乐。这些理论,我们通过学院的熏习,也略知一二,但我们往往只是背背名相,把它当作一种知识来学习,很少亲自去体验法的内涵,这就犹如纸上谈兵,不能达到学以致用。佛法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直到法师要求同学们写一篇关于大乘瑜伽止观的修学和实修感受的文章时,正在发愁这实修例子要怎么写,刚好有位法师给我打电话,对我说:“你要好好保护自己的心,恒守正念,要通过打坐来调伏自己的心......”是啊!学以致用,我们要通过静坐来调伏自己的心,令心止于一处,平时只是偶尔静坐一下,谈不上打坐的体验。最大的感受是心念太微细了,是刹那生灭无有间断的,平时因常处于躁动散乱的状态,所以就不觉得自己妄想纷飞,但当静坐下来时,才知道自己的心是多么的散乱,难以控制。

  然众生的心念力是非常强的,就如这次四川大地震,一般情况下72小时为最佳抢救时间,若超过72小时则生存下来的希望不大,但由于他们的求生欲及想活下来的心念非常的强烈,所以能在100多个小时后,还救出了一名名的幸存者,这靠的就是意志和意念,带来了生命奇迹!

  我们在修学过程中也会遇到种种的挫折,但我们不能因逆境而退却,要相信挫折是难免的,是来成就我们的修行,唯有通过种种考验,这样才能成就更大的事业,坚信唯有这样才能让我们脱离苦海,到达涅槃彼岸。正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所以我们要通过佛法的熏陶,法语的滋润,净化自己的心灵,这才是修学之人所要追求的,经中亦云:“心净则国土净。”
 
 


{返回 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心态决定状态
下一篇:菩提长歌
 有一种修行叫新自体验
 假期返乡记
 谈感恩
 清闲
 净化人心,安定社会的一剂良药
 责任铸就辉煌
 难忘的奥林匹克
 让生命更完美
 朝拜峨嵋山
 友情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山河大地是如来[栏目:境明·千里皆明]
 为什么大家对西方节日相对中国的(除春节)更感兴趣呢?[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一言一行是佛,一念一想也是佛[栏目:放下就是快乐]
 关于念佛的开示[栏目:常福法师]
 十五届:寺院生活仪轨的意义(明海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好事做完之后,心地要一片干净[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三]
 有漏禅[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了凡四训电视弘法讲记 (第四卷)[栏目:净空法师]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破从他体而生的自证分与依他起[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发挥生命[栏目:仁焕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