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把握自心
 
{返回 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94

把握自心

果湛

  偶然在报刊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

  一个人去邻居家借斧头,边走边想:会借我吗?难说!上次我向他借锯,他就没借给我!今天肯定也不会借给我的,我又何必自讨没趣呢……待至邻家,就对着正开门的邻居大声喊道:“你的斧头留着自己用吧!”之后便怒气冲冲地转身回自家了。

  这就是所谓的“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例证。不过,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也曾像那借斧之人,把一些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对一些似是而非的事情过于认真、多心、患得患失,得之则心花怒放,失之则苦不堪言。

  修行的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为了追求出世解脱而去参学,可心却愈走愈乱,人家说念佛好,就赶快去找念珠;人家说修密好,就又去求灌顶……,到后来却一事无成,这就是不能把握自心,而使心随境漂泊。

  若修行人能够放下,明白善用其心之理,自任花开花落,云卷云舒,那这颗安然自得的心就如一株莲花,出污泥而不染。身心具无烦恼扰乱,皆是清悠闲静。

  把握自心,达到那种“坐看云起处,满溪流水香”的悠然及“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的超然等等,让我们从不同的境界中获得同一个心境,即心灵的安祥与宁静。
 


{返回 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生命的真实
下一篇:得失之道
 在灾难中醒悟
 从《士兵突击》看我们的成长
 忆乐修行人
 朝拜峨嵋山
 母爱就像长流水
 树立僧格——佛教公众形象之关键
 别 忘 了
 谈感恩
 弘法者的困惑
 怀念祖德之遗风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论太虚大师人间佛教理论的反思性(陈永革)[栏目:人间佛教]
 般若摄颂释 第五十一课[栏目:般若摄颂释]
 观自在的意义[栏目:无常的真理·迷悟之间]
 命运是自己造的[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一]
 相应115经 说法者[栏目:相应部 22.蕴相应]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六十五节课[栏目:大圆满前行广释]
 学习观世音菩萨,修悲心与智慧就是提高觉悟(观世音菩萨圣诞日开示)[栏目:傅味琴居士]
 净空法师法语菁华录 第十五章 修行(一)[栏目:净空法师·法语菁华录]
 知解之师[栏目: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中部84经 摩偷罗经[栏目:南传经典·汉译四部·中部]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