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修养的定位
 
{返回 仁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05

广西马山灵阳寺2010年农历正月念佛七法会

(正月十八上午) 修养的定位

国家、社会、家庭,包括各个团体,造成不和的根本原因,首先是缺少智慧和觉悟。缺少这两方面以后,人就不能知足常乐。因为人没有智慧了,方方面面都感觉不满足,都感觉不满意,就有了佛教所讲的贪、嗔、痴。然后为了个人的追求,以个人的禀性,做出不顾大众的事来,最后就造成不和了。

我们今年应有的定位就是:

接受佛法化我们成为一个知足常乐的人。人有知足常乐,自然对一切都满足,对一切都满意。

接受佛慈悲的法化,愿令人人能够做到互相知恩、互相感恩、互相报恩。有了知恩才真正懂得互相尊重,有互相尊重就找到互相依靠的根本。有了互相感恩,生命之间才得到共同的升华。原谅缺点就是生命的报恩。

接受佛慈悲的法化,愿令我们也能和佛一样有慈悲心:我爱人人,从我做起;我为人人,从我做起。我们关心别人,就会得到别人的关心;我们付出帮助别人,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

慈是互相关心,悲是互相帮助。有了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才加深了互相依靠的根本。

知足常乐、知恩感恩报恩和佛菩萨的慈悲心,我们也许先天没有这方面的素质,现在也很难做到,所以我们要接受教育,接受佛慈悲的法化。接受教育必定要做到尊师重道、依教奉行。

人就是错在:专门去要求别人,没有要求自己。我们应该:不看别人好不好,只管自己对不对。

有修养的人是由十方来认可的。自己说自己好是永远讲不通的,大家说你好,才算你好。而且大家说你好了,你还是感觉到自己没有做到位,那才算是有修养。

接受教育的人表示有智慧有觉悟,为自己的过辩护的人就是大糊涂人。明白自己的错就是智慧,能改过就是觉悟。

学佛人应该建立良好的修养。修养分有形象修养和精神修养。形象修养就是人的行为和语言不犯过,因为语言和行为是直接暴露我们有没有修养。精神修养,首先是无私。无私的人就一片光明,有私心了就一片黑暗。再者,是敢于承担责任。“仁者乐山”就是敢于承担责任,“智者乐水”就是能够生惭愧心。

有修养表示有德。修养好以后,才能“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用良好的形象修养和精神修养感化周围人。

概括起来,我们能这样定位就达到和合的标准——

定位第一:知足常乐。

定位第二:做一个有知恩、有感恩、有报恩的人。

定位第三:做一个“我爱人人,从我做起;我为人人,从我做起”的人。

定位第四:尊师重道,依教奉行;不看别人好不好,只管自己对不对。

定位第五: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建立良好的形象修养和精神修养感化周围人。


 


{返回 仁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的三个教育
下一篇:佛教礼仪的信仰内涵
 快乐就是营养
 学佛与用佛
 五戒保命保健康
 佛教礼仪的信仰内涵
 如何报老祖宗的恩
 忏悔业障
 阿弥陀佛微妙法门
 珍惜生命的福德与福报
 佛法与生活
 生命三宝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修学佛法的基本认知(济群法师)[栏目:基础佛理]
 生命的美好在于可以自律[栏目:香·隆立嘉措仁波切]
 祖师吉日[栏目:唐密祖师]
 呆若木鸡的佛教徒(庐月居士)[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51 心灵的超越[栏目:智海浪花·历程]
 佛是真实存在的人—觉悟者[栏目:传喜法师]
 译《不真空论》(本相)[栏目:其它法师]
 律师职业是容易造罪的职业吗?[栏目: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梁 智者慧约国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告大雄中学校各同学[栏目:太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