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入菩萨行》讲解 第四品 不放逸(续二)
 
{返回 久美多杰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53
  三、结劝
  48思已当尽力 圆满诸学处 若不遵医嘱 病患何能愈
  【讲解】菩萨学处是六度、三学,我们要圆满戒、定、慧三学处。要从闻、思、修上面下功夫,听闻佛法并经思考之后才有能力修行三学。作了以上种种思惟后,就该努力去圆满上述的菩萨学处。
  假如我是一个病人,闻、思、修是治疗的药物,佛陀和善知识是医生,如果不遵照医师的吩咐去治疗,即使有再好、再多的药物也是无所助益的。不遵照医师的吩咐病人如何能康复呢?
  不要盲修瞎练,譬如:修持莲花生大士的咒语,有些人修持得到身心安泰,但有许多人却感觉越来越不舒服而去怪罪咒语本身。其实那是没有对症下药的原故;所以我们要闻思,听闻之后还要思考。然后对症下药这才是最好的。
  上次我遇到一个持大悲咒的人,他已经持了三、四年的大悲咒,不知什么原故让他的感觉越来越不舒服。

  他问我:「是不是念大悲咒的关系?」
  我回答说:「如果念大悲咒让你不舒服,你就不要念啦!」
  并不一定要念,观世音菩萨也没有规定我们一定要念这个咒语。我们的根器不同,有些人运动很开心,有些人却对运动很烦恼。道理是一样的,佛法有很多不同的善巧,众生适合的就是佛法。不伤害自己和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你怎样做都可以,佛法是广阔而开放的。我们合掌表示尊敬,说不定有些地方这是非常不合适的,也许有些地方双方打来打去才是表示欢迎也说不定,只要因缘具足的时候这些都是可能的,所以要遵照医生的指导病才可能痊愈。
  我们学佛各个种族、各行各业都有,有医生、老师、生意人、上班族、科学家、工人...各个阶层都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想。但都可以学习佛法,原因是因为我们闻思佛陀、善知识们所说的佛法之后,就可以治疗我们每一个人心里的心病,或者让我们的心获得满足。
  一般宗教信仰只是「信」而已,佛陀不像世间人。世间人都希望别人认同自己的理念,壮大自己的党派,佛陀并不是这样的。我们皈依三宝是愿意三宝来保护我们,皈依三宝之后如果没有学到佛法的精神,那所得到的利益就非常少。
  佛陀很希望我们学习到佛法,你信不信他,对他来讲都无所谓,所以我们不但要信,并且要学习和了解佛法。了解佛法之后才能对治我们的烦恼,我们平常身边没有上师、没有老师、没有金刚师兄弟也没关系。我们要学习明白自己的需要,自己明白自己适合的法门,让我们有能力对治自己的烦恼,明白这些以后任何环境任何时间都可以应用得到。
  假如有一个上师说:「我是最厉害的」,这是假的,方法可以教导我们,但直接的治疗还是要靠我们自己,只有自己最明白自己。
  所以说:「内在智慧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外在的老师只是指引我们认识内在的老师,内在的老师才能永远指导我们。第四品讲解到这里,有问题可以发问!

  问答篇
  【请问堪布】我们怎么用「善的念头」来去除「恶的念头」?请举例说明一下。
  【答】想要去除「恶的念头」,并不是用「善的念头」来去除它。不要在乎「恶」的念头,要去寻找它的来源,去观照它的来源。这样就会慢慢去除恶的念头。
  譬如:有人说你的坏话,你不要去思考他讲什么,要去思考他为什么讲这些话。
  * 是不是我有哪些地方不好?
  * 如果没有!那可能就是他本身的嫉妒心引起的。
  * 我没有伤害他、妨害他,他这样子伤害我,是他的嫉妒心才会使他这样子伤害我。
  * 他嫉妒心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他内心中有烦恼。
  * 他有烦恼的时候自自然然就好像疯掉一样。
  * 一个精神病人这样子说是很正常的。我不值得为这些事生气。
  * 这样子想就能去除我们的嗔恨...等不好的念头。
  * 而不是说他伤害我,我勉强自己要对他有慈悲...这是不会产生的!这是在骗自己!

  【请问堪布】「怎样才能吃对药?」
  【答】我们生病要去看医生,医生会帮我们把脉,询问我们的症状,了解我们的病因,他才会给我们药。这样子做大致不会错。现在我们学佛要怎样用对法门来治疗我们呢?因为我们相处的时间很短,我到这边来上课,这时候你们看起来都好像没病的样子,都把病藏起来了,等到你们回到家里、上班的时候,这些病才会显现。
  我没有神通所以不知道你们适合那些药。我现在教你们对治烦恼的方法,自己不会吃错药才是好的。现在我们正在学习当中,说不定还没有学到,我们一直朝这个方向闻思下去,总有一天我们会知道我们自己适合的药。
  我常说:「自己的病是自己最清楚的」,夫妻、子女亲人相处的时间久,比较了解对方的个性及想法,会比较清楚对方应该要怎样做。但是我们并没有这样子的相处,所以我不敢说你该修什么法或修什么仪轨。只能说寂天菩萨《入行论》所教导我们的,因为以前我们的上师教导我们佛法时,也没有教导我们修什么样的仪轨或本尊。只教导我们佛法的意义及内含。当我们比较了解佛法的内含时,就会知道我们适合吃什么药。
  不用烦恼吃什么药,只怕我们自己没有能力吃药,以后我们会了解自己适合的法门。医生不了解状况的时候,可能会给你一些吃了不会有伤害的补药,所以不了解状况的时候我们会这样子说:「你念大悲咒」或者是「你念六字大明咒」之类。念这些咒语只有好处不会带来伤害,但是我要告诉大家,不要念得过度喔!一天念十万遍或者几十万遍,天天这样子做下去会感觉痛苦,也会产生烦恼,这样子做的话是吃药吃过头啦!补药吃太多也会觉得不舒服,一样的道理,怎样才能对症下药要多学习,学习之后才会知道。
  《入菩萨行》第四品 不放逸

{返回 久美多杰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菩萨行》讲解 第五品 护正知
下一篇:《入菩萨行》讲解 第四品 不放逸(续一)
 《入菩萨行》讲解 第九品 智慧(续二)
 佛子行三十七颂 第四讲
 西藏生死学《六中有自解脱导引》01序
 《入菩萨行》讲解 第七品 精进
 《入菩萨行》讲解 第二品 忏悔罪业(续)
 《入菩萨行》讲解 第九品 智慧(续五)
 《入菩萨行》讲解 第四品 不放逸(续二)
 《入菩萨行》讲解 第五品 护正知(续三)
 《入菩萨行》讲解 第八品 静虑(续五)
 《入菩萨行》讲解 第五品 护正知(续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清定上师开示录(5)[栏目:清定上师]
 「谋生」与「谋死」“Preparing for Life” and “Preparing for D..[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妙莲老和尚开示问答 2 提升道人心[栏目:妙莲老和尚]
 毗钵舍那讲记 第十一讲[栏目:毗钵舍那讲记]
 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1~9)[栏目:傅味琴居士]
 拉住生命的绳索[栏目: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二)~G 第593经(给孤独生天经)[栏目:界定法师]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 辟断空邪说第六[栏目:宋智明居士]
 大成就者依观音授记弘扬转经轮六字大明咒化导众生[栏目:观音心咒感应录]
 懂不懂[栏目:济群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