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八苦(明旸法师)
 
{返回 基础佛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8931

八苦

摘自 明旸法师 佛法概要·第二章 佛陀教导的修证法门

一、生苦。一个人一生下来就哇哇大哭苦啊苦啊。因为有风刀刮身之苦,更有许多痛苦,唯有婴儿自己知道,他是哑子吃黄连,有口说不出。

二、老苦。人生在世都是由少而长,由长而老,这是发展规律。过去有位禅师说得好:“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老病衰残。”说来真是有许多痛苦临身。老年的人,是有着深刻的体会。

三、病苦。人生在世,四大不调,百病丛生,不但小病是苦,大病更苦,长年生病,真是苦中之苦,求生不得,求死不成,真是苦啊!医务工作者,更会有深刻体会。

四、死苦。人生在世,有生必有死,没有一个人是生而不死的,这是自然规律,千古不变的客观事实。任你纵有千般快乐,可是无常终要到来。所谓浮生易度,岂是久居;幻质非坚,终归磨灭。人至死时,四大分散,百苦临身,无常一到,万事皆休,苦不可言。释迦牟尼佛有次问几个弟子:“人命在几许?”有的答曰:“人命在旦夕间。”佛说:“不对。”又问另一个弟子,答曰:“人命在饮食间”,佛说:“也不对。”我们一起来想想到底人命在多少时间里呀!佛最后又问一个弟子,那人说:“人命在呼吸间。”佛说:“对了。”我们人的生命,实实在在是一息不来,呜呼哀哉,千秋永别,万事皆空。佛经里说: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佛就是要解决自己和一切众生的生老病死的苦恼,坚决出家修行。

五、爱别离苦。我们人对于眷属父母、夫妻、兄弟、姐妹等都有恩爱。一旦生离死别,真是万分痛苦,所谓回天无术,代替不能,泪如雨下,心似刀割,悲伤惨痛,十分痛苦。古人说“夫妻是缘,或善缘,或恶缘,因缘相会。儿女为债,或要债、或还债、无债不来。”我希望大家把这种道理认识清楚,自然会心安理得,离烦恼苦,得清净乐。

六、冤憎会苦。我们每当看到有冤有仇的人,心中非常痛苦。特别是眷属之中的冤家对头,或憎恨不和,分也分不开,离也离不了,生活在一起触目惊心,真是痛苦。古今中外,这类事例很多。

七、求不得苦。人生在世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欲境,或是财、色、名、食、睡五欲环境,都是有所希求,千求万求,求而不得,真是痛苦。譬如人们求功名显耀,反而名落孙山,求人丁兴旺,反而断子绝孙,求发财致富,反而贫穷困苦,求长寿健康,反而夭亡短命,这是所求不如意,所愿不从心,痛苦万分。

八、五阴炽盛苦。这就是色、受、想、行、识五阴烦恼之火,在我们心中焚烧,我们常时感到心中郁塞、焦燥、苦闷,有口难言,说不出的痛苦。上面所讲这八种苦,都是人人亲身感受,无法避免的苦恼。

三界之内的众生,尤其是人道众生,都是随业因而感受苦果,不单有三苦、八苦。其实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无量无边的苦恼。所谓“千人千般苦,个个不相同。”各人痛苦各人当,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业报各人受,各人吃饭各人饱,说明无量诸苦,皆由人们起惑造业的结果,要知道苦的来源,须要明了集谛。


{返回 基础佛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的基本观点
下一篇:佛法义理
 圆瑛大师文集—宗述 (圆瑛大师讲述)
 向智识份子介绍佛教 (于凌波居士著)
 修学佛法的基本认知(济群法师)
 认识佛陀教育 (净空法师讲述)
 佛教入门(圣严法师)
 印光大师开示—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老实念佛 求生净土 (净空法师讲述)..
 佛陀教导什么(法味比丘)
 佛法的基本与要径 (黄念祖居士主讲)
 佛门礼仪
 无漏行 ──到达生命圆满的‘八正道’(耕云先生讲述)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何才能够算得上是真忏悔,有标准吗?[栏目: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熏习的力量[栏目:真理的价值·迷悟之间]
 见猎心喜,习性难断[栏目:心念与命运·第1册]
 Mind Conditions the Mind[栏目:Ajahn Sumedho]
 外道大略之相[栏目: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印光大师]
 掌中解脱 第十八天 修心七义之二[栏目:掌中解脱]
 252.问曰:云何知是大誓庄严?[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我们不要被风水转,我们要去转风水![栏目:净空法师·微教言]
 用佛法来耕耘心灵的沃土[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牛戒[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