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菩萨畏因 众生畏果
 
{返回 宽运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711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宽运法师讲公案之百丈禅师

现在再讲一个百丈禅师的公案。大家都知道百丈怀海禅师是禅宗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重要人物。著名的《百丈清规》便是由他制定的。据《五灯会元》记载:百丈禅师有一天上堂,下座后,众僧都已散去,独有一老人站着不走。百丈禅师便问其原因。老人回答说:「我不是人,实是野狐,迦叶佛时曾是这里的住持,当时有学人问我:『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我回答说:『不落因果。』因此便堕野狐身五百世,无法脱身,因仰慕禅师的修为,特请禅师慈悲开示。」百丈禅师默许了。于是老人合掌问道:「请问禅师,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百丈禅师答道:「不昧因果。」老人言下大悟,即礼谢道:「今承和尚代语,令我超脱狐身,乞和尚以亡僧礼送。」便消失了。次日,禅师在后山岩洞中发现一狐身,便用往生之礼葬了。

大家试想想,这个狐狸就是一种示现,说明了牠在迦叶佛的时候,因为说错了「不落因果」一句话,后来反复思量:不是啊!因为佛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自己是不是说错了呢?就这一念的疑虑,便堕落狐狸身。其实,「不落因果」和「不昧因果」,到底有什么差别呢?这中间的一丝差别,就只是「迷」与「悟」;其实悟了以后,就无所谓因果不因果,但如果说「不昧因果」的话;「不昧」就是「不弃」,即是由于知道因果、明白因果,而把因果避开了。如何「避」呢?我们经常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我们众生由于愚痴的关系,果报未现前时是不知道怕的,但当果报现前的时候,却又后悔莫及了。菩萨因为有智慧,所以不种因;不种因将来就无所谓「不落因果」与「不昧因果」的问题。我们今天既然知道了贪、瞋、痴的害处,便应该把它改掉;贪、瞋、痴三毒袪除了,将来就不必畏因果、落因果了。因此,如果我们所作所为,都是好的善因,对于修行来说,将会是很大的帮助。所以,佛陀教导我们不要执着于名相、文字,因为这些都是戏论,是全无意义的,我们应该以信、愿、行、证的方法来学佛。


{返回 宽运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若不超生 诸佛妄语
下一篇:「衣珠喻」的启示
 千年的等待──拥有与占有
 信解行证与佛法之修学
 人类从何而来
 出世解脱之善因 八关斋戒 八
 欲生彼国 当修净业
 勤修戒定慧 息灭贪瞋痴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十六)
 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 二十八
 认识自己 认识佛教──朝阳佑顺寺第二届(2011)佛教文化夏令营..
 粥有十利 饶益行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五、修哪个仪轨好?[栏目:密宗五加行十七种疑难汇解]
 安居讲法第二十七讲[栏目:智海法师]
 中阴身为什么不能穿越印度金刚座与母胎?[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习禅的目的是什么?[栏目:佛光·禅修释疑]
 哪个是我的「自我」8 七八九禅[栏目:哪个是我的自我]
 因明讲记十六[栏目:刚晓法师]
 即身成就[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密法]
 洛阳城西伽蓝记卷第四(杨炫之)[栏目:宋元居士名家文集]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六)~H 第1002经:在本经中天人接连提出四个问题...[栏目:界定法师]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五章 元朝的佛教 第一节 元代帝室与佛教[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