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企业家热爱佛教精神,是否会成为企业经营中的一个心理障碍?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12

《中国商人》:一个企业家热爱佛教精神,抑或倾心于中国传统国学精神的微妙境界后,是否会成为企业经营中的一个心理障碍——因为经营企业毕竟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济群法师:经营企业虽是以盈利为目的,但人生未必要以盈利为根本目的。如果一个人有更高的精神追求,那么,经营企业就只是达成这个追求的手段之一,是不存在什么冲突的。

  说到心理障碍,主要是源于对佛教的偏见。在不少人的观念中,佛教是令人消极或不求进取的。事实上,佛法是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智慧,也是帮助我们看清人生真正需要的智慧。具备这样的智慧,我们才有能力对人生作出正确抉择,知道什么是需要发展的,什么是需要舍弃的。

  而大乘佛教的精神,更是提倡“自利利他,自觉觉他”,教导我们以帮助一切众生为己任。这样的愿望,正是做好企业的动力。否则,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对于个人生活所需来说,做下去是没有多少意义的,可能只会更忙、更累、更辛苦,这也是很多企业家面临的患得患失。

  所以,如果企业家能够具备利益大众的情怀,具备造福社会的使命,就会有更大的动力来发展企业。当然,这种发展应该是健康而全面的,不是以盈利为唯一衡量标准。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生命是轮回的话,怎么会有濒临灭绝的动物?畜生道如何修行解脱?
下一篇:从中国传统的国学潮流中,是否能找到中国企业家精神的终极皈依处?
 请问法师,您心目中的“我”是怎样的?
 学佛与不学佛到底有什么差别?
 现在社会诱惑很大。您是如何面对外在诱惑的?出家人消极吗?
 《坛经》讲“不思善、不思恶”,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教法是否对立?..
 忏悔与除障
 讲经说法,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才足以担当起这样的职责?
 针对高校学生的弘法,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起因和发展趋向?
 佛教与科学文化
 为什么佛陀要有大因缘才说法?
 每天都会想些乱七八糟的事,如何才能使心平静下来?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有不少学佛的人,虽然觉得精进一些,但是业力很重,身体越来越不好。身体怎样才能健康?[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六祖坛经讲话 第七 机缘品 经文.注释[栏目:六祖坛经讲话·星云大师]
 问59:尊者,您认为有多少人在您的指导下证果?[栏目:马哈希尊者访谈 An Interview with Mahasi Sayadaw]
 为什么学佛 第六章 供佛 5.实修普供养[栏目:能弘法师]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 (1)[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念佛回向[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怎样去除杂念?[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踏上心灵幽静 第2章 停止战争 从自己开始停止战争[栏目:杰克·康菲尔德]
 情不附物[栏目:明海法师]
 厚道者路宽[栏目:星云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