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多闻与实修缺一不可
 
{返回 妙心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18

多闻与实修缺一不可

    学佛不能孤陋寡闻啊,从闻思修入三摩地,正知正见都是从多闻中来的。虽然多闻未必有修行,但多闻足可以立正知正见,让一个佛教徒与外道邪众分开 。佛法的经典,即使是一位出家多年的法师,也不可能每部都熟悉,更何况大家呢?印光大师在普陀山曾经闭关阅藏达三十六年,佛经应该是看完了的。如果没有因缘阅藏的话,谁也不可能看多少部佛经,十分之一也看不够。

    学佛先学着与外道分道扬镳 。佛法与外道最大的区别,应该就在于知见上。一门深入指的是修行,而不是指知见。举个例子:社会主义需要工业,但工业不一定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需要农业,但农业也不一定就是社会主义;只有工业、农业、商业等等因素加在一起,才是社会主义。知见问题是认识问题,只有认识到八万四千门中的任何一个门类,仅仅是佛法中的一部分而已,绝不是全部。以一当十,以偏概全,是知见问题。知见都成问题了,后面的修行也会出问题。知见是方向性的,决定修行的效果。

    有人说:慧能大师,何以不学经教而能成佛?那么,请问:慧能大师是什么情况下去黄梅参五祖的?记住:是听客诵《金刚经》,《金刚经》是不是经教? 如果不是,那是 什么?如果当时他遇不到这个诵《金刚经》的居士,请问还有这位六祖吗?广博多闻指的是学佛的视野,一门深入指的是修行要专一 ,这有什么矛盾呢? 对于农民而言,安心务农,就是干社会主义;对于工人,安心做工,就是干社会主义。学佛也一样,参禅的安心参究就是好佛子,念佛的好好持名就是好佛子 。如果参禅的想念佛,念佛的想参禅,就不是好佛子,知见要正 。 最重要的就是念佛的人在知见不能排斥任何其他的法门,但是在行动上要排斥任何其他的法门,参禅的也一样,学密的也一样。念佛的要认为念佛第一,参禅的要认为见性第一,佛法门中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 。阿难是多闻第一,但是有谁听过佛讲哪位尊者是多闻第二,哪位又是多闻第三啊? 迦叶是头陀第一,请问谁又是头陀第二,谁又是头陀第三,哪个又是头陀最尾啊?这就是知见 ,知见要圆,圆解圆悟圆见 ; 修证要方,按部就班,次第明确。其实,说来说去,只有一个意思。多闻与实修是缺一不可的。小乘法中,阿难是多闻,迦叶是实修。大乘法中,文殊是多闻,普贤是实修。如果学佛只重实修不多闻,就是瞎眼罗汉赛跑,纵然速度再快,难免错认方向。只重多闻不实修,就是跛足罗汉掉进净坑,纵然头头是道,却是寸步难行。

 


{返回 妙心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见性就是成佛吗?
下一篇:《四十二章经》达世如幻章撷要简解
 修行要不要挂在嘴上?
 《莲宗宝鉴》译注 卷一之四
 十番显见——《楞严经》的核心
 大话《观无量寿佛经》之八
 《四十二章经》达世如幻章撷要简解
 一佛乘杂谈
 《莲宗宝鉴》译注 卷二之六
 神鬼莫测话“彗心”
 《莲宗宝鉴》译注 卷一之十
 《莲宗宝鉴》译注 卷二之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15[栏目:果平法师]
 第七 舍利弗相应[栏目:犍度篇]
 怜悯穷苦,主动施与[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佛是无欺的[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以戒为师、以苦为师[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G 第551经(诃梨经):本经叙述诃梨长者以《摩捷提经》中一偈,而请教于迦..[栏目:界定法师]
 一七三 猿猴本生谭[栏目:第二篇]
 依自业而活[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摄大乘论讲记 第十六卷[栏目:净界法师]
 为什么学佛以后反而痛苦?[栏目:达真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