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性空实相,众妙之门
 
{返回 慧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50
性空实相,众妙之门
--慧光法师--
 
    「自性」,别名「实体」、「真实体」,表示事物有个实质的东西、实质物。
    在我们中国的哲学里面,比较少讨论这个事,因为这个是讨论——「事物本身是否真实存在?」。
    那么,中国的哲学喜欢讨论什么呢?
    譬如儒家哲学。
    儒家哲学讲的是什么?儒家哲学讲的是人我互动,我跟他人之间的关系。
    所以,儒家的整个教育就是讲这件事情,但是它没有讨论到——「人的存在是怎么一回事?」。
    儒家哲学所讨论的,是人的作用,人的活动,人跟境界的互动,而不是探讨「人本身是怎么一回事?」
 
    那么道家呢?
    道家也不讨论事物的本质。
    道家它关注什么?——人跟天地的关系,人跟自然的关系,是怎么一回事。
 
    所以,中国的主流哲学中,一个是讲人与人的互动关系,一个是讲人与天地的关系……所以都是讨论一种关系,而不是讨论事物本身的存在是怎么一回事。
    但是,古印度在这个方面的讨论非常的多。而佛教讲到最根本,就是这个「自性」的问题,也就是「我」的问题。
    「我」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存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它的本质是怎么样子?
    佛教是在讨论这个。
 
-------------------------------------------------------------------------------------
◎摘自2011-09-29 德噶香港禅修中心《度一切苦厄》讲座
 

{返回 慧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无自性不是没有!
下一篇:如圣说法 如圣默然
 代众生业
 善思惟
 般若法灯,彻照暗冥(三)
 精进弥陀佛七开示
 皈依问答篇
 先以定动,后以智拔
 皆因欲绳未断
 诸法性相,皆如幻化
 解脱在内不在外
 别人赞叹善法,是别人的功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持咒先要正心诚意[栏目:宣化上人]
 从《大智度论·六度相摄品》论龙树的六度相摄观——以布施波罗蜜为中心的探讨(黄连忠)[栏目:中观宗文集]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六十四集[栏目:金刚般若研习报告·净空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六三八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七集]
 犯了根本戒,请问是否可以再受戒?[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关心一下淤泥[栏目:明镜台·法清法师·诗文]
 新与旧[栏目:福报哪里来·迷悟之间 ]
 地藏经心地法门 第三十一集[栏目:圣宇法师]
 编序[栏目:牟子理惑论·白话文]
 相应195-197经 过去等外部无常经[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