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百喻经 38 饮木筩水喻
 
{返回 百喻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802

38饮木筩水喻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一路走来,口渴身乏,见木筩中有清净流水,便就着喝起来。待到喝足了,便举手指着木筩说:「我已喝够了,水你不要再流出来了。」虽然说了这话,水依然流个不止,这人就大怒道:「我喝够了,叫你不要来了,为何依旧来?」有人见了,说:「你这大愚痴,没有智慧,你为何不离去,却说水不要再来?」随即把他拉走了。

世上的人也是这样,出于生死渴爱的缘故,畅饮那色、声、香、味、触这五欲咸水。五欲既已得到了满足,就如那人饮水饱足了,便疲乏厌倦起来,说:「你们这些色声香味,不要再来让我见到了。」然而这五欲相续不断,绵绵不绝。世上的人见了,便怒道:「叫你们速速灭去,不要再产生,为何依然来,让我见到呢?」这时有智人对他说:「你想要离却五欲,应当收摄你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所产生的情识,关闭心中的思量,这样,妄想就不会出现,便可以得到解脱。何必眼不见,方可不生贪恋呢?」就像那饮水的愚人一样。

原典

昔有一人,行来渴乏,见木筩中有清净流水,就而饮之。饮水已足,即便举手语木筩言:「我已饮竟,水莫复来。」虽作是语,水流如故。便瞋恚言:「我已饮竟,语汝莫来,何以故来?」有人见之,言:「汝大愚痴,无有智慧。汝何以不去,语言莫来?」即为挽却,牵余处去。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为生死渴爱,饮五欲①咸水。既为五欲之所疲厌,如彼饮足,便作是言:「汝色声香味莫复更来,使我见也。」然此五欲相续不断。既见之已,便复瞋恚:「语汝速灭,莫复更生,何以故来,使我见之?」时有智人而语之言:「汝欲得离者,当摄汝六情,闭其心意,妄想不生,便得解脱。何必不见,欲使不生?」如彼饮水愚人,等无有异。

注释

①五欲:又作五妙欲、妙五欲,指染着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所起的五种情欲。即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

源流

《大正句王经》卷上:往昔有一聚落,其中人民不识螺相,亦复未曾闻其螺声。忽有一人从外而来,到彼聚落,而便止住。是人常持一螺,以为功业,每日执螺,诣于圣像,鸣螺供养。一切人民,忽闻螺声,咸悉惊怪,共往螺处,问彼螺言:「尔从何来?可依实答。若不言实,我当破汝。」螺既无情,岂能言答?(《大正藏》第一册第八三三页)

 


{返回 百喻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百喻经 39 见他人涂舍喻
下一篇:百喻经 37 杀群牛喻
 《因明正理门论》讲记十四
 摄类学 第七章 自相共相
 净土三经 源流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八六○)
 四十二章经(三)
 杂阿含经选集 十八、断常二见 死后有我?无我?
 佛陀的悟道
 杂阿含经卷第八(二二一)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九(一三○五)
 百喻经 11 婆罗门杀子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四十二讲 由诸地达佛果[栏目:法宝论·明贤法师]
 如何念佛往生[栏目:仁焕法师]
 《杂阿含经》贯珠[栏目:温金柯博士]
 不能以常人的标准衡量他人的内心[栏目:达真堪布]
 超越死亡 导论——佛教临终关怀的思想背景[栏目:达照法师]
 《佛教三字经》新注 五眼六通[栏目:唐思鹏居士]
 玄奘法师传第四卷[栏目:玄奘法师传]
 社会关怀 - 分清楚该不该要[栏目:方外看红尘]
 人生里有一盏灯[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阿姜查的禅修世界 第一部分 戒 第五章 维持标准[栏目:阿姜查禅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