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百喻经 30 牧羊人喻
 
{返回 百喻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6286

30牧羊人喻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善于牧羊,羊越来越多,乃至于成千上万,却很是悭贪,不肯让外人沾点儿光。这时有一个人精于诡计,就找机会,去与他交朋友,对他说:「如今我与你最为要好了,已经成了一体,再没分异之处了。我知道某家有一个好姑娘,我会替你去说媒,可让她来做你的妻子。」牧羊人听了欢喜,便给了他许多羊和财物。这人又对他说:「你妻子今日生了一个儿子。」牧羊人还没见到妻子,听见已生了儿子,心中大欢喜,又给了他财物。这人后来又对他说:「你儿子生了之后,于今日死了。」牧羊人听了这话,便大哭起来,嘘欷不已。

世上的人也是如此,既修习经文了,出于名利的考虑,保守住记忆和理解的方法,不肯为众人教化演说,受了这有漏身体的迷惑,妄求世间的欢乐,譬如自己的妻子儿女之类,受了这些欢乐的欺诳,从而丧失了善法。后来就丧失了身体的生命以及财物,便悲泣起来,产生了忧苦。如那个牧羊人,也是这样。

原典

昔有一人,巧于牧羊,其羊滋多,乃有千万。极大悭贪,不肯外用。时有一人,善于巧诈,便作方便,往共亲友,而语之言:「我今共汝极成亲爱,便为一体,更无有异。我知彼家有一好女,当为汝求,可用为妇。」牧羊之人,闻之欢喜,便大与羊及诸财物。其人复言:「汝妇今日已生一子。」牧羊之人,未见于妇,闻其已生,心大欢喜,重与彼物。其人后复而与之言:「汝儿已生,今死矣!」牧羊之人,闻此人语,便大啼泣,嘘欷不已。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既修多闻,为其名利,秘惜其法,不肯为人教化演说,为此漏身之所诳惑,妄期世乐,如己妻息①,为其所欺,丧失善法。后失身命并及财物,便大悲泣,生其忧苦。如彼牧羊人,亦复如是。

注释

①息:子女。

源流

燕人生于燕而长于楚,及老而还本国。过晋国,同行者诳之,指城曰:「此燕国之城。」其人愀然变容。指社曰:「此若里之社。」乃喟然而叹。指舍曰:「此若先人之庐。」乃涓然而泣。指垅曰:「此若先人之冢。」其人哭不自禁。同行哑然大笑,曰:「昔给若,此晋国耳。」其人大惭。及至燕,真见燕国之城社,真见先人之庐冢,悲心更微。(《列子·周穆王》)


 


{返回 百喻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百喻经 31 雇倩瓦师喻
下一篇:百喻经 29 贫人烧粗褐衣喻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四(一一八六)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一(五六八)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一(一一二四)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七(七四七)
 《成实论》中灭三心的理论(常蕾)
 一个基于事实的假设推理框架(庄朝晖)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一一一八)
 楞伽经 变化品第七
 杂阿含经卷第十一(二七三)
 坚固经第二十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关于盘腿[栏目:明镜台·法清法师·诗文]
 不邪淫的人有福[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八]
 八现观七十义总表[栏目:五部大论专集·现证庄严论·参考]
 阴符经称性直解序[栏目:太虚法师]
 佛像的起源[栏目: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
 依止善导大师持念弥陀名号(黄念祖)[栏目:净土宗文集]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九章 唐代的佛教(三)华严宗与禅宗 第四节 禅宗[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相应19经 贤智者与愚痴者经[栏目:相应部 12.因缘相应]
 梵本《大乘二十颂论》研究(韩廷杰)[栏目:其它]
 归程 圣严法师自传 自序[栏目:归程·圣严法师自传]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