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比丘尼传 5 梁 闲居寺惠胜尼
 
{返回 比丘尼传·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88

闲居寺惠胜尼

译文 
  惠胜,俗姓唐,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父亲僧智。寓居在京都建康。惠胜年幼时就想出家,一心想以刚正清纯的操守而立身处世。她虽然言语不多,但所言必能践行,从不轻率躁竞。曾长时间足不出户,见者无不深相敬崇,认为她不同凡响。
  元嘉二十一年(公元四四四年),她出家修道,时年十八岁成为京都名尼净秀的弟子,居住在禅林寺中。受具足戒之后,开始讲习《法华经》,并随习善寺绪尼学习五门禅。尔后,又跟从草堂寺惠隐、灵根寺法颖,修行禅观法,对种种奇相妙证,都能悉心领悟,独具慧解。
  人们向她询问禅门秘法,她总是回答说:「人的罪障没有轻重,都是一念之中的显现,所以修心养性是最为重要的事啊!」她忏悔时,也总是恳切赤诚,日以继夜。当时不论显贵之人,还是贫困之辈,都很崇敬她,供养施(左贝右亲)也源源不绝。
  于梁天监四年(公元五O五年)圆寂,世寿八十一岁。安葬在白板山。

原典
  惠胜,本姓唐,彭城人也。父僧智,寓居建康。胜幼愿出家,以方正①自立。希②于语言,言必能行。身无轻躁,旬日不出户牖,见之者莫不敬异。
  以来元嘉二十一年出家,时年十八,为净秀尼弟子,住禅林寺。以具戒后,讲《法华经》,随习善寺绪尼,学五门禅③。后从草堂寺惠隐④,灵根寺法颖⑤,备修观法⑥,奇相妙证⑦,独得怀抱。
  人见而问之,皆答云:「罪无轻重,一时发露⑧!」忏悔恳恻,以昼系夜。贵贱崇敬,供施不断。
  年八十一,梁天监四年卒⑨,葬于白板山也。

注释
  ①方正:不媚时俗。
  ②希:同「稀」,希于语言,即沉默寡言。
  ③五门禅:佛教有《五门禅经要用法》一卷,刘宋昙摩蜜多译。此经论说数息等五种观禅之法,即指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念佛观、数息观(安般),即称为五门禅。(大正十五.页三二五下)。
  ④惠隐:齐梁时比丘,精禅法,生平不详。
  ⑤法颖:齐梁时禅学名僧。疑与大致同时的义学大师法颖非一人。
  ⑥观法:禅观之法。
  ⑦奇相妙证:南朝禅门重以下三事,一为禁欲,二为修心,三为神异。当时信禅之人多以能为神异之事为显能。
  ⑧发露:谓显露表白所犯之过失而无所隐覆。
  ⑨此篇年代记载有误。惠胜宋文帝元嘉二十一年(公元四四四年)出家,时年十八岁;而于梁武帝天监四年(公元五O五年)卒,出家时间共六十一年,卒时年寿应为七十九岁。但本传却云:「年八十一」,此属误记。


{返回 比丘尼传·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比丘尼传 5 梁 东青园寺净贤尼
下一篇:比丘尼传 5 梁 高昌都郎中寺冯尼
 大乘大义章 10 第十四章问实法有并答
 杂阿含经卷第八(二一八)
 藕益因明的得失例举(刚晓)
 杂阿含经卷第十六(四○九)
 杂宝藏经白话 佛于忉利天上为母摩耶说法缘第五
 简析因明论式中的概念(徐东来)
 贤愚经白话 五百盲儿往返逐佛缘品第二十八
 杂阿含经卷第六(一三三)
 《正理经》简读之十二
 杂阿含经卷第十九(五一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正见的种子[栏目:永海法师]
 安那般那手册 X. 协调义注和经文[栏目:安那般那手册·雷迪尊者]
 相应21经 剑经[栏目:相应部 1.诸天相应]
 瑜伽菩萨戒要义 二、四十三轻 16、不如法悔谢戒[栏目:瑜伽菩萨戒]
 楞伽经 题解[栏目:楞伽经·白话文]
 步步向上皆学问[栏目:传喜法师]
 《药师经》与现代生活(藏学法师)[栏目:药师佛·讲记释义]
 慈恩 唐三藏玄奘法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礼仪环保手册 四、日常礼仪范例[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生活实用]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六0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