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比丘尼传 2 晋 北永安寺昙备尼
 
{返回 比丘尼传·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244

北永安寺昙备尼

译文
  昙备,俗姓陶,丹阳建康(今江苏南京市)人。她年幼时就有清净信念,颇愿修行佛门正法。因没有兄弟,她就独自与母亲住在一起,侍奉母亲甚为恭敬孝顺,赢得了同宗、同乡人的赞誉。到了婚嫁之年,聘礼微薄,她就借故不许,母亲也无法阻止她的志向,只得听从她离俗出家。出家之后,她修行精勤,戒行严整,闲晨静夜,从不懈怠。晋穆帝对她以礼相待,分外敬重,曾称赞说:「和她相处愈久愈觉得她德行高洁。」又得章皇后何氏赞叹说:乐城中的比丘尼,很少有能跟昙备尼相匹比的人。」
  到了晋穆帝永和十年(公元三五四年),章皇后在京城定阴里为她建了一座寺庙,取名为北永安寺。昙备待人谦虚,谆谆善诱,从未有过矜持傲慢的仪容举止,故而美誉日日远播,远方信众纷纷来归,一时之间,投归信众竟达三百人之多。她享年七十二,于晋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公元三九六年)圆寂。
  其弟子昙罗,博览群经,天性高放,才情富赡。皇上下令让她接替昙备之任,并为她另造了四层宝塔和讲堂房宇,又造了卧佛像与七佛龛堂。北永安寺因此而更加隆盛。

原典
  昙备,本姓陶,丹阳建康人也。少有清信①,愿修正法。而无有昆弟,独与母居。事母恭孝,宗党②称之。年及笄,嫁微币弗许,母不能违,听其离俗。精勤戒行,日夜无怠。晋穆皇帝③礼接敬厚,尝称曰:「久看④更佳。」谓章皇后⑤何氏曰:「京邑比丘尼,鲜有昙备俦也。」
  到永和十年,后立寺于定阴里,名曰永安⑥(今为何后寺也)。谦虚导物,未尝有矜慢之容。名誉日广,远人投集,众三百人。年七十二。泰元⑦二十一年卒。
  弟子昙罗。博览经数,机才赡密。勅续师任,更⑧立四层塔、讲堂、房宇,又造卧像及七佛宠堂云云。

注释
  ①清信:清净信心。佛门以在家信教的男众为清信士,又称优婆塞(梵文Upasaka的音译);以在家信教的女众为清信女,又称优婆夷(梵文Upasika的音译)。
  ②宗党:同宗、同乡之人。
  ③晋穆皇帝:司马聃,字彭子,晋康帝之子,晋建元二年即位,改元永和、升平,在位十三年。尚佛,多建佛寺,其时京城尼寺得其资助者甚多。
  ④看:接待、相处。教煌变文下女夫词:「贼来须打,客来便看。」 《维摩诘经讲经文》:「山林中无可交恭,幽室内惭亏看侍。」
  ⑤章皇后:姓何,散骑侍郎何准女,穆帝升乎元年立为皇后。桓玄篡位,降为零陵县君。与当时著名尼僧时有交往。
  ⑥永安:即此永安寺,为晋穆帝章皇后所建,晋时著名尼寺,又名何后寺。慧远姑等居于此。《南史》卷二十九载,刘宋时官宦多出入此寺。
  ⑦泰元:应为「太元」。
  ⑧更:重新,另。

 


{返回 比丘尼传·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比丘尼传 2 晋 建福寺惠湛尼
下一篇:比丘尼传 2 晋 建福寺康明感尼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九(一三○八)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六八九)
 杂阿含经卷第八(一九五)
 杂阿含经卷第四(八八)
 杂宝藏经白话 妇女厌欲出家因缘第百九
 杂宝藏经白话 月氏国王与三智臣作善亲友缘第九十四
 杂阿含经卷第五十(一三三○)
 贤愚经白话 差摩现报品第三十七
 杂阿含经卷第五十(一三三九)
 西方知识论与佛教知识论的若干比较(庄朝晖)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二课(八)思维暇满实义而精进修法[栏目:圣者言教]
 依自业而活[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灭苦之道 五、僧伽 二[栏目:法遵尼师]
 理直气要和[栏目: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续高僧传卷第十三[栏目:续高僧传]
 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一)证毕竟空 8.性在何处[栏目:善祥法师]
 每天念诵百字明,非常重要,一天都不能间断[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微教言]
 在家居士可以持八关斋戒吗?持八关斋戒的注意事项,比如睡衣上有白花可以吗?[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人都是带着烦恼来[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人生解脱与佛教思想[栏目:宏印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