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戒律的根本
 
{返回 戒律学研究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85

戒律的根本

  戒律根本只有一个,就是不自私,人要是有自私心,就会犯戒;若没有自私心,就不会犯戒。同理,人有自私心,就会犯法;没有自私心,就不会犯法。有些人在法律上受到委曲,未得到一个公平的判决,这是因为在往昔所行所做总将不公平加诸于人,故令他人亦以不公平加诸于己。
  你应睁开自己的眼睛,把思想整顿一下,看一看,世上犯法之人,实在都是自私心引起来的。所有不守规矩的人,皆源于自私。如果没有自私心,则世间法不会犯,出世间的规矩也不会犯。所以若真能实行万佛圣城所讲的六大宗旨—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则不但能在世间做一个好人,亦可为出世的圣人。世界乱的原因,就是因为人人自私,未能大公无私。如有些党派口口声声的说是大公无私的,而实际做出来的事,完全是为己的,就这样把世界弄乱了,弄得人人都不平安,有恐惧感。这种种的不平安和恐惧感,都是因为自私心而引起的。
  我们现在研究戒律,把戒律明白了,就知道怎样做人。明白做人的本份,也就明白做圣人的本份。所以研究戒律是非常重要的。要想帮助这个世界,我们首先要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以身作则,作其他人的榜样。这样世界才会一天比一天平安。所以每星期五学戒律时,要特别虔诚恭敬,才能得到其中的益处。


{返回 戒律学研究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戒律与唐代妇女家庭生活(严耀中)
下一篇:概述戒律
 戒律的传承与弘扬(净慧法师)
 略论羯磨法中的结解界规则(释圆性)
 修心的戒律
 《梵网经》菩萨戒与《优婆塞戒经》大乘戒比较(上)
 弘一大师对律学的贡献(济群法师)
 浅谈佛教清规戒律的管理特点(清远法师)
 戒律的核心思想及其作用(智渊)
 结夏安居及律学的现代意义(释果悦)
 戒律的精神(见仁法师)
 破戒后再持戒也能解脱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宗镜录 解说[栏目:宗镜录·白话文]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八六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杂阿含经选辑 I[栏目:白话佛经]
 略论明心见性[栏目:元音老人]
 禅悟的直指 禅悟的要义[栏目:宋智明居士]
 对于平时世间生活就很幸福的人而言,如何令其生起出离心?[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佛陀的古道 第三章 佛教的中心思想(四真谛)[栏目:毗耶达西法师]
 离开言说相、名字相、心缘相[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二]
 八十四大成就者传 九、咕噜果阿嘎传[栏目:八十四大成就者]
 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十六章[栏目:四十二章经讲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