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法句经要义 第一品 双品 猎象人和比丘提婆达多 没有资格穿袈裟
 
{返回 法句经要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22

猎象人和比丘提婆达多
没有资格穿袈裟

1-9
若人穿着袈裟
未除烦恼垢秽
缺乏诚实克己
不配穿着袈裟

1-10
若人除灭垢秽
持戒内心平静
能够诚实克己
有资格穿袈裟

佛陀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次提到比丘提婆达多。

有一天佛陀的两大弟子,舍利弗尊者和大目犍连尊者在王舍城接受供养后,有信徒捐出一件很有价值的布料给这次供养大会的主办人,告诉他们如果缺乏经费就可以卖掉这块布料,如果不缺经费,就将它供养给最值得拥有它的比丘。由于不缺经费,所以主办单位决定把这件布料供养给比丘。舍利弗尊者与目犍连尊者只是偶尔到王舍城,所以他们就把它供养给长住在王舍城的提婆达多尊者。

提婆达多把这块布料做成袈裟穿在身上,大家看到他穿上这块布料做成的袈裟时说:“这袈裟不适合提婆达多穿着”。有人向佛陀提及此事,佛陀说:“这不是提婆达多第一次接受不应该得到的布料,”于是佛陀说了以下的故事:

提婆达多的某一前世是猎象人,那时在某处森林住了很多大象,有一天他发觉这些大象看到辟支佛(自己证悟四圣谛并且断除所有烦恼的人,但辟支佛不教导众生,只在佛不出现世间时出现)时会下跪,于是他趁辟支佛洗澡时,偷走了袈裟,跑到大象往来必经之路坐着,以袈裟盖头,手持长矛,准备射杀大象。当这些大象出现时,误以为他就是辟支佛而向他下跪行礼,他因此轻易地猎杀了大象。

当象王发现大象失踪时,决定调查原因。它小心避过猎人的长矛,并用象鼻缠住猎人,正准备将这个猎人摔死在地时,惊觉到猎人身上穿的黄色袈裟,经过一阵犹豫,象王还是饶了他一命。

当时的猎象人就是提婆达多,而象王就是佛陀的前世。佛陀以这个故事说明提婆达多穿上不适合他的袈裟,已经不是头一次。

袈裟是僧伽的代表,是佛弟子纯洁的象征,身行不纯净穿上袈裟,是对神圣袈裟的亵渎。内心清净无染的人,不管外表如何,都是真正的出家人。内心不清净,光靠外表的象征并不具有任何意义。

 


{返回 法句经要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句经要义 第一品 双品 摩诃迦罗尊者 不退转的修行
下一篇:法句经要义 第一品 双品 舍利弗尊者 发展心智领悟真理
 法句经要义 第五品 愚品 花匠须玛那 虔诚的心带来善报
 法句经要义 第九品 恶品 吝啬的富翁 莫轻视小善
 法句经要义 第六品 智者品 老婆罗门罗陀 与智者为友
 法句经要义 第三品 心品 一群比丘 防守心识如固守城池
 法句经要义 第一品 双品 提沙尊者 怨恨报复带来伤害
 法句经要义 第十五品 乐品 佛陀调解家族的争端 不随波逐流
 法句经要义 第九品 恶品 猎人可卡 伤害贤者自食恶果
 法句经要义 第八品 千品 刽子手坦巴达提卡 即使一句法语也有莫大利益..
 法句经要义 第十品 刀杖品 卑卢提卡尊者 羞耻克己弃除苦忧
 法句经要义 第一品 双品 舍利弗尊者 发展心智领悟真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僧伽礼仪及塔像建造 第一章 僧像致敬 第三节 立敬仪式 一、敬佛塔法[栏目:僧伽礼仪及塔像建造]
 茶道中悟禅[栏目:给大忙人看的修禅书]
 佛化家庭篇 二、职业选择[栏目:佛化家庭篇]
 莲宗故事(三)[栏目:莲宗故事]
 唯识研究 第十五章 佛性[栏目:周叔迦居士]
 偷喝水的居士[栏目:佛本生故事]
 息心(道运)[栏目: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
 五十七世 径山季潭泐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圆觉经直讲 第三章 光明庄严的圆觉法会[栏目:宋智明居士]
 38、源断流枯[栏目:百喻故事广释]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