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二
 
{返回 永本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31
证果实相(二)
 
初心的菩萨所修的止观,首先是修体真止、从假入空观,开发慧眼,断见思惑,证得一切智。
 
若行人在修止观时,能够明白世间一切现象,皆由心生;因缘所生的诸法,没有常住不变的实体,也没有自主性、主宰性,所以是空性;有因有缘则生,因缘散则灭,虚假不实,故空。以知道万法皆空,所以不会在名字、外相上执着,是名修体真止。
 
「一切法皆由心生」,是佛教修行的根本立场。由此生心,可以成凡成圣、由迷转悟、由愚入智;十法界的四圣六凡,无非也是由此心所造作。天台宗讲介尔一心,包含三千诸法。华严经说:「三界所由,唯是一心作。」又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唯识宗亦言:「万法唯心识所变现。」
 
而万法皆是因缘和合所生,彼此相依相待,有因缘则生,无因缘则灭,所以是空。譬如:有修就有证,没有修就不会有体悟;对人情、名利、权位、、有所执着,就会有取舍,有取舍造作,就会有烦恼。人因为有过去善恶业的行为,才有今生的果报身;由现今的身心,再向外尘攀缘执取,当然来世只有继续轮回了。
 
行人若能随心所念的一切诸法,了知是因缘所生,没有自性,故心不执取,心不执取,妄念自然止息,是名体真止。若能进一步观名字相不可得,以平等心看一切法,即方便随缘止。若能了解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空不二的实相,即是息二边分别止。当修一止时,就能具足三止,即是此意。
 
当行人修体真止时,因见到诸法空相,故上不见佛果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是名从假入空观,亦叫二谛观,也可称为慧眼或得一切智。
 
所谓「诸法空相」:是现前的世间现象,都是因缘假合所生,无有自性。连吾人现前一念,也是身心的和合才有,本来无相,念即无念,假名为念。故无所观的心,亦无所观的境,境智一如,有何妄念可起?同时,也不见佛念可生。此时「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所以,无佛道可成、无众生可度。即如古人云:「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会中,不见自他之形相。」{74}                                                                     2004.07.13
 

{返回 永本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三
下一篇: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一
 天台小止观 持戒与禅定的关系
 天台小止观 止观的关系与重要性
 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八
 天台小止观 禅病发相 二、五脏生患
 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一
 天台小止观 习禅的人应该如何调身?
 天台小止观 后记
 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十一
 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十
 天台小止观 内善根发相 三、慈心观善根发相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菩萨戒一定要持六斋日吗?[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修行第一开知见[栏目:达照法师随笔]
 03-061《佛说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3年]
 大的包容小的,小的谅解大的[栏目:叮咛·圣严法师谈天下事]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九十八[栏目: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第一篇:初修导引 壹、初机释疑 四、修持疑义[栏目:智敏慧华上师开示录·圆觉心法指归]
 去除心中的那根刺(通德法师)[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做事要随缘,不要勉强[栏目:净慧禅语]
 58.杀生有十罪,何等为十?[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第一章 摩尼耳环品 三五一 摩尼耳环本生谭[栏目:第五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