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如虫御木
 
{返回 公案10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519
如虫御木
  
  沩山灵佑开悟的第二天,和百丈怀海一起上山工作。百丈问他有没有带火种来,沩山说有,百丈问火种在哪里,沩山捡了一枝柴吹两下,然后交给百丈。百丈说:「如虫御木。」
  
  沩山灵佑开悟后,百丈问他要火种,沩山给的不是火,而是柴,自己还吹了两下,表示这就是火。百丈便引了一个「如虫御木,偶然成文」的古喻,表示承认他的悟境是瞎猫碰到死老鼠给碰中了。如果沩山真的给百丈火种,或者去找火种,那就不是表示开悟者的反应了。
  
  百丈问沩山有没有带火种,不是指真的火,而是说你昨天开悟了,悟的是什么呢?有没有把开悟后的智慧带来给我看呢?沩山当然说他已带有火种。老师要看智慧的火,弟子听懂了,此非语言动作可以形容表达的,也不是能用形象可以呈现的,否则就不是无我的智慧,而是伶俐的聪明。所以他顺手捡了一根树枝吹两下,交给百丈,表示「你要的火,在这儿了。」借用这根树枝,传递了师徒二人之间心心相印的消息。
  
  百丈用「如虫御木」这句话来赞叹他。如蛀虫食木皮,也能偶然形成文字的样子,但它不是刻意的,现在沩山不经意地拿起树枝吹两下,也没什么玄机,只在表达他们两人分享的悟境。因为百丈看到沩山如此自然的表现,也不必再说什么了,那就像蛀木虫蛀着木头,偶尔会现出文字图案一般的自然。话说回来,如果沩山没有开悟,百丈向他要火种,他会真的去找火种来,那就等于台湾的谚语所说「鸡同鸭讲」了。
  
  这则公案,说明了禅宗的开悟,是不假造作的,修行者固然需要做禅修的功夫,但也不是你想开悟就能开悟的。唯有抱持着只顾耕耘不问收获的精神,努力以赴就好,当在水到渠成之时,机缘成熟之日,悟境自然出现。

{返回 公案10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脚跟犹未点地
下一篇:不肯承当
 两个泥牛斗入海
 不饥不饱
 死猫儿头
 闲名在世
 唤院主
 终日寻春不见春
 片石在心
 一得一失
 好丑起于心
 前也常坦,后也常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在家佛弟子的基本信念和人生规划[栏目:佛网文摘]
 修行的定位[栏目:仁焕法师]
 悟·看出希望来 第一章 悟·看出希望活得起劲[栏目:郑石岩教授]
 慈宗暮时课诵本[栏目:经典]
 读唯识谈阿毗达摩(罗庆龙)[栏目:唯识学研究]
 标准钟[栏目:人生的阶梯·星云大师]
 我打坐的时候经常会哭,止不住,这是怎么回事?[栏目:圣道光辉·答疑解惑]
 爱欲是修道的绊脚石 Love and Desire: The Stumbling Blocks in..[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惟下觉大和尚 九十三年度新春团拜开示[栏目:惟觉法师]
 前行法对死亡准备的重要性[栏目:咏给明珠多杰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