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怎样的修行是不要太松、也不要太紧,应该怎样做到适度的修行?
 
{返回 嘎玛仁波切·解疑答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24

问:怎样的修行是不要太松、也不要太紧,应该怎样做到适度的修行?

答:修行当然是越紧越好,但是不能紧到太极端。有些人修行修到拜了某一位老和尚,学了某一个派系的法门以后,就紧到认为这是全世界最好的法门。这也没有错,因为那是佛法,所以是最好的。但是当他觉得这是最好的之后,世俗的心思慢慢就出现,认为其它法门都是不好的,这就紧得太过度了。修行上的紧是有智慧的紧,如果单纯只是像上述这样的思维逻辑,就变成「无明」的紧,这是不对的。

太松也可以说是「放逸」。比如我们是佛教徒,皈依了,却只停留在看到佛双手合掌,常常忘记作功课,忘记佛陀的教诲等等,这就太松了。太涣散的话,就像打坐时会睡着。适当的紧和适当的松,就是不要让自己太过度的执着。所以要确定自己当下所付出的努力是明智的,没有掺杂三毒烦恼;但如果是本尊慢就没有关系,那是随喜自己所做的功德。


{返回 嘎玛仁波切·解疑答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俗世生活中如何培养出离心?世俗生活与修行如何抉择?
下一篇: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帮忙佛事?师兄弟之间的意见不同如何面对或处理?
 佛教徒是内教徒,是向内观察,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做功德?
 俗世生活中如何培养出离心?世俗生活与修行如何抉择?
 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帮忙佛事?师兄弟之间的意见不同如何面对或处理?..
 观察到自己正处于烦恼或是沮丧时,应该如何对治?
 要如何克服想亲近上师却又畏惧的心情?
 学密需要有很大的福报吗?
 语言和区域不同,发言也不同,会造成学佛的障碍吗?
 「抛弃苦」和「知道苦不是真实存在」有何不同?
 在修法时精神散乱,无法如法观想该怎么办?停下来回向,还是继续念诵?..
 当遇到对于求布施的众生有怀疑,是否还要满足其所求?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音希声 一、元音老人书信 答西安陈磊、许海云[栏目:大音希声]
 相应1经 大那若尼经[栏目:相应部 7.婆罗门相应]
 二十四、文昌帝君阴骘文[栏目:诗偈法语]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二讲之:烦恼魔[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菩提心之自他相换的修法(二)[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施食的时候除了持咒,如果不会结手印可以吗?[栏目:海涛法师]
 菩提道上的障碍[栏目:海涛法师]
 幽默的妙用[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六三四)[栏目:杂阿含经]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三十[栏目:世亲菩萨]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