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果真“明明白白一条路路 千千万万不肯修”?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032

果真“明明白白一条路路 千千万万不肯修”?

不起心、不动念、无相无住,便是不落生死,
了念头的生死即是──
了了轮回的生死。

文/见黎法师 

  “修行就是面对和接受真实的自己”,师兄弟的这句话,令我印象深刻。出家这几个月来,在心念日渐清澈的同时,自己的种种习气、贪、瞋、痴,也就看得愈来愈清楚了。刚开始,这样的观察常使自己陷入烦恼、懊悔当中,患得患失,直到后来,师父的开示提醒了我,才醒悟到因为自己不如法而起的烦恼,虽然由是善法欲引起的,但它同样是烦恼、同样是障道因缘,也同样是落入两边、远离实相。慢慢地,我开始了解到为什么师父在开示中,苦口婆心,一遍又一遍地告诉我们,无论任何境界现前,都要保持当下这一念心、如如不动、了了分明;就是因为当前这一念心、听法的这一念心是不落善恶、好坏、得失……两边,不在相对的境界上,不在生死的因地上,寂寂常照,了了常知。要想解脱,依此必达。而我果真是“明明白白一条路,千千万万不肯修。”在这样的觉醒下,加上师父说的“时时刻刻反省检讨”,慢慢地,觉得自己的修行才真正落实下来。

  出家前,知道自己的瞋心重,慈悲心不足;出家后,仍是如此,尤是对待师兄弟之间,难然没有表达出来,但心念既动,足以察觉;对于病中的师兄弟,我亦无慈心看护,实在惭愧啊!回想受戒时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难道只是一时的自我感动吗?“愿学菩萨时时刻刻只为众生,不为自己。”难道仅止于对佛菩萨的仰望吗?对自己身边的人发不起一点慈悲心,谈什么“为一切众生”?岂不是梦中呓语吗?然我积习太深,如何即便放下我执,慈心平等护念身边的人?只有不断自我反省、薰修,想想师父的慈悲,学习师兄弟的长处。但愿我的心时时刻刻都在佛菩萨的境界。

  想到佛菩萨和师父的慈悲,觉得自己的心量和能力实在太渺小。在佛学院念书,心虽未敢放逸,但对经教的深入和能力的培养却始终是被动的,我既愿具足度化众生之一切方便,却未曾在因地上努力,一心只想在果地成就,这不是颠倒、愚痴吗?师父常常说:“从因上去入理”,不仅度众的方便如此,佛法中的一切都是如此,都不离因果;然而,我总是忘记,总是一心想望成果,在因地上或者播了种就不管了,或者好几天不浇水了,甚至有时还糊涂地把发了芽的种子铲去了,这样如何可能长成大树?譬如戒能生定,我们都想得禅定,但是却常常轻忽戒律;譬如我希望到达佛菩萨的果地,却每日仍在贪瞋痴上作活计,师父叮咛千百遍的那几句话,我却仍然忘失,念念相续、念念不觉。佛法中说一个念头有六十个刹那,一个刹那有好几万个生灭……,所以事相上说,一句佛号能灭好几万劫的生死;理上说,则不起心、不动念、无相无住,便是不落生死,了念头的生死即是了了轮回的生死。从因上入的就是这个理,也就是大持戒、大精进……,具足六度万行、一切功德了。如此无上法门,今能得闻,又能出家,不能如理契入、修一切方便,如何对得起师父、父母及众生?愿我不忘精进,把握因缘深入经教,好好修习,亦莫忘时时保持这一念心,度脱一切烦恼,愿一切众生亦复如是。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行深般若根尘迥脱,一念不生血脉常流
下一篇:自心菩提 自心涅槃
 活在当下的意义
 从细行中觉醒
 欲知山上路,须问过来人
 菩萨清凉月 常游毕竟空
 择友
 良朋益友
 和觉性做朋友
 乐自心中来
 行脚心得
 广学多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念佛法门、一切唯心造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栏目: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四0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集]
 《坛经》神秀偈(刘楚华)[栏目:六祖坛经思想研究]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解 善现起请分第二[栏目:慧律法师]
 大日经疏讲解 第14集[栏目:大日经疏讲解·成观法师]
 何谓「止观」?[栏目:禅名词FAQ]
 孝子读信喻:读经的目的是按照经典所讲的去做[栏目:净宗譬喻·净宗法师开示集]
 75、学佛是否一定要出家?如果人人出家,世界岂不是会灭种?[栏目:居士学佛100问]
 《华严经》在中国流传概述(高振农)[栏目:华严文集]
 学佛重在修心——法堂看《明月》开示[栏目:传喜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