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何为具足定量之发心?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89
  【第一一○则】
  问:何为具足定量之发心?
  答:应知但有菩提,则为独觉,以其未圆利他,故非究竟。以除垢障来说,声缘所知障习气未除者,即未生起具足性相之菩提心,非无空慧也(二乘但缘知母至悉心而起悲,不能以增上意乐缘知母等,无猛勇大力。如舍利弗除不能救外道师,反为其弟子所杀)。但有利他,则於自利法身,尚不完具,以其未证圆满菩提(指空慧)故。具足定量之发心,不偏一面,如我愿证真胜义,愿一切有情亦如我证真胜义,此亦发心之一,而非定量之发心。须无二种寂减自满之心,对治专缘自利之心,须视佛功德;对治专缘利他满足之心,须大慈大悲,法身自利,报化身利他,故须具足自他二利,而无二种寂减自足之心,方具性相。现观庄严论说:“发心为利他,希正等菩提。”此二说明答提心之总相。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何以修七因果言教,须先修平等舍心?
下一篇:关於二种教授,云何“七因果摄自他换,自他换不摄七因果”?
 爱执他者有何胜利?
 以何判别内外道?
 应如何明自他相换义?
 “持戒”应如何修学?
 于菩萨学处求学.及学已受菩萨戒之程序?
 关於等流心识,此一根本问题,外道有何与此相反之承许法?
 未得定者,如何对治懈怠?
 如何分别二谛之数?
 何得谓方便与智慧?
 既知难得,得已且具大义之暇满人身,今既获得,应如何作取舍?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天台宗之理事观[栏目:李志夫教授]
 学佛的基础 五、佛教与非佛教的区别[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学佛入门]
 亲友书 第五节课[栏目:亲友书学习]
 乘愿再来有志竟成[栏目: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
 无量义经略解 解经题[栏目:智谕法师]
 法句经要义 第七品 阿罗汉品 阿那律陀尊者 阿罗汉境界难以测度[栏目:法句经要义]
 7、有漏[栏目:光明之旅·慈成加参仁波切]
 往来自在—三沙弥[栏目:文殊菩萨的故事]
 光明之旅 第四章 守护誓言 三、失坏誓言的补救措施(一)过失可以补救[栏目:光明之旅·慈成加参仁波切]
 佛法不是宗教,而为人心所必须[栏目:明奘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