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未修间(此以依师法门如例,然可推余法门)应如何作法?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87
  【第四○则】
  问:未修间(此以依师法门如例,然可推余法门)应如何作法?
  答:略言其要:一、应阅览与正修时相关之经论,如修依师法门时,则应阅依师传记,如善财及常啼佛子、那若巴依止德诺巴、玛尔巴依止那若巴、仲敦巴依止舍准及阿底侠等行传,并应阅拙译菩提道次第师师相承传法源诸师行传,其余法门仿此。二、或供曼遮(在积供曼遮数时,未修间亦供曼遮),并以正知约诸根,由于身语意三门罪业,皆在未修时所造,此时未起防护故。未修时不住正知正念,则减少正修功德。若能相应,则互相增上,最要尤在守护根门。大德常言:“众中常察语,独坐常观心。”三、如法勤行饮食、醒睡、沐浴等瑜伽(作法详明灯颂释论中)。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任何修法,均有二种修法,即“皆贡”(观察修法),与“觉贡”(决断修法)...如何理解?
下一篇:修时摄加行、正行、完结行三段,在此三段中,有应注意之点(可例推其余法门)为何者?
 於具力之四种业门,何以应有认识?
 修观闻思应依何种经教?
 抉择法无我有为法中,抉择色法非自性成立之法,其概要为如何?
 应如何生起求解脱之心?
 何谓止观自性?经说三乘一切功德,皆是止观之果,应如何正解?
 应圆满具足六种正学而施,何谓六种正学?
 总摄生烦恼之相、业发之相、死及结生相绩之相等三科,应如何了解其重点?..
 吾人于三恶趣,常存如隔岸观火之心,其故安在?应如何谛思使此心入道?..
 知母已次当念恩,从今生母、次父、亲眷,次推中庸、仇仇,乃至飞禽走兽。何..
 名言量与理智量不相违害,应如何正解?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宗戒律思想初探(王月清)[栏目:禅宗思想研究]
 论《维摩诘经》和净土思想在中国中古社会之关系(陆扬)[栏目:维摩诘经思想研究]
 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廿五章 五根、五力[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受了戒但为了工作还是会犯戒应如何做[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八]
 当下圆满的修行境界[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05-090无常.让生命充满无限可能[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5年]
 法华特论 第一 序品---同[栏目:冯达庵居士]
 King Suddhodana desires to see the Buddha[栏目:A Manual Of Buddhism]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六十四天[栏目: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