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转心四思惟·第四项修行的警醒:轮回过患
 
{返回 创古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64

轮回过患 
 

  第四共加行是思维轮回(梵文“萨(木)萨(Samsara)”,藏文“扩(尔)瓦(Korwa)”)的过患。轮回中的一切皆“依因缘而存在”。轮回的痛苦通常以生存于轮回的六种有情众生(六道众生)的痛苦来描述。但这对有些人是一种问题,因为他们无法直接看见所有的六道,例如地狱道或饿鬼道;由于无法直接看见所有的六道,他们会怀疑某些轮回之道是否真正存在、某些类众生是否真正受到如此可怕的痛苦。我们必须了解这六道确实存在,而且,它们的存在是由众生的心识习性所创造的。让我们举个例子来看。假设某个人正在睡觉,当别人看着他时,所看到的是一个人在睡觉的人,看到他的身体静静地躺在那儿,但是,他们无法看到他的心。他也许正梦到自己和一些非常好的人在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也许他正梦到诸如自己被关入监狱或遭到野兽攻击等恐怖的事情,但我们无法从外表得知他所经验到的梦境。一个人心识中的这种经验,是由早先的经验在他心识中留下的痕迹所决定的。所以,如果他过去有许多不好的经验,他可能会有非常恐怖或痛苦的梦;如果他在过去学习到让他的心比较放松及平静,那么他就可能会有非常美好、愉悦的梦境。
  就短期而言,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各种心识习性如何创造梦中的不同经历。这种道理也应运于长期的经验:一个人在此生所发展的心识习性或模式,将会影响死亡时的经验。当一个人死去时,我们从外表所看到的只是一具尸体,如同我们观察一个正在睡梦中的人。我们只看到这个人静止不动的躯体,而看不到他所觉受到的经验。可是,这个人的心所觉受到的种种经验,都是由他前世所造作的善行及恶行所决定的。


 
 


{返回 创古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转心四思惟·第四项修行的警醒:轮回过患 下三道
下一篇:转心四思惟·第三项修行的警醒:业报因果 摘要
 月灯·起亲想·第二十七章 布施之利益
 止观禅修·前言
 转心四思惟·第四项修行的警醒:轮回过患 辞汇
 月灯·法身·第二十一章 述说过去事
 转心四思惟·第一项修行的警醒:珍贵人身 将心转向佛法
 月灯·三摩地之本质·第五章 声德如来
 教授极乐净土法门摘要
 佛性《究竟一乘宝性论》十讲·辞汇
 三乘佛法心要·小乘·小乘的禅修
 冈波巴四法 3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不二法门[栏目:吉祥荟萃·冈波巴大师全集]
 娑婆世界[栏目:境明·千里皆明]
 五戒讲义(宏泰法师整理)[栏目:持戒]
 将心安此境[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不敢说自己有什么长处,倒是觉得自己能煮好一手素菜(星云大师)[栏目:学佛与吃素]
 公案禅机 肆、开悟后功用行 七、公案 — 理事体用 3.无通菩萨[栏目:善祥法师]
 微笑得良田[栏目:体慧法师]
 可尊敬的锡兰佛教[栏目:太虚法师]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通论》附:佛法为今时所必需[栏目:欧阳竟无居士]
 佛教是一种教育,不是宗教 Buddhism is an Education, Not a Relig..[栏目:佛教文章·中英文双语阅读 Buddhist Article · Bilingual Reading]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