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二 第三章 破谬——七破妄心之二
 
{返回 楞严经白话解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858

二 认为能知之心在身外 无有是处

原文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显徽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抟食,归祗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

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白话

阿难稽首对佛说:佛问阿难:“比丘们随我在室罗筏城沿门乞食,然后回祗陀林,这时我已吃饱了。当一人吃饱了时,能说大家都吃饱了吗?“我听到如来这法音,悟得我心在身外。譬如在室内点灯,这灯必定是先照明室内,再照着室门,然后照见外边的庭院。人们不能见自己身中的东西,只能见身外的景物,这就像在室外点灯不能照见室内的景物一样。这道理很明白,大概错不了,同佛的了义没有出入吧?”

佛问阿难: “比丘们随我在室罗筏城沿门乞食,然后回祗陀林,这时我已吃饱了。当一人吃饱了时,能说大家都吃饱了吗?”

阿难答: “不能。世尊!众比丘虽然都成了阿罗汉,还是各有各的身命,怎会一人吃饱能令众人饱呢!。”

原文

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

阿难答言:“如是,世尊!”

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白话

佛告诉阿难: “是啊!你心不在别人身,你觉饱不是别人饱。如果你知见之心是在你身外,你的身和你的心互不相干。心之所知,身不能觉;身之所觉,心不能知。我问你,我伸出兜罗绵手掌时,你眼见了,你心知不知?”

阿难答:“我心知。世尊!”

佛告诉阿难: “既然心知,怎能说心在身外?由此可见,你认为能知之心在身外,没有这样的道理。”


{返回 楞严经白话解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二 第三章 破谬——七破妄心之三
下一篇: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二 第三章 破谬——七破妄心之一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二 第三章 破谬——七破妄心之五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十六 第四十五章 十种恶习 业障可畏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九 第二十七章 圆通本根 声色香味触法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十五 第四十章 过好三关 灭除颠倒乱想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七 第十七章 释疑一 为何禅定中忽然生出山河大地有为相..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三 第八章 能见所见 离是非相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十二 第三十四章 文殊长偈作答 择出耳根最胜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十九 第五十五章 行阴区宇十外道论之二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十三 第三十六章 正法末世建坛修行仪轨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四 第十二章 五阴本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之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营造气氛[栏目:福报哪里来·迷悟之间 ]
 寺院之始[栏目:布施]
 人格的整合与执念的对治(唐秀连)[栏目: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如何面对两性关系[栏目:了凡弘法学会]
 续藏经天台宗著作书目[栏目:天台宗简介]
 请问法师,弟子经常做恶梦、怪梦,不知该怎么办?[栏目: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相应125经 跋耆经[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禅定、教育、醒觉(郑石岩)[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在家人是不是念佛最方便?[栏目: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罗云尊者修持安般法门(多吉)[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