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跟随一师,修学一法
 
{返回 洛桑陀美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50

跟随一师,修学一法

学佛的道路不平坦,修行的路程愈加艰辛,要想成功,就得走到底,在这个过程,忍耐是最重要。从进入佛门开始,就得学会忍耐。为什么以前的人不论在藏地还是汉地,成就的人都特别多,现在成就的相对少了呢?因为以前的人心念能够专一,能够一心一意,能够跟随一个上师,一心听这个上师的话,现在人不能够忍耐,内心浮躁,不能够坚持。

进入佛门首先得寻找善知识,学佛没有自学成才的先例,必须得靠善知识的指导。我们学世间的知识,都得找个老师来教我们,何况浩瀚如海的佛法,善知识的一句话就是修行最好的指导,能够解决你当下的实际的问题,这个在佛经中你找不到,就算碰巧碰到了,几率也太小了。找到一个具德的善知识,就要一心一意的跟着他,信心要坚定,还得通过他对你种种的考验,决不能动摇,这里面就需要忍耐,可是现在人心很浮躁,今天拜这个上师觉得很好,跟着学了几天很新鲜,上师开始的时候也很关注自己,感觉很好,刚接触有几分热情,修法也有积极性,可是过了几天这个新鲜感就过去了,上师就让自己修法,也不总关注自己了,觉得心里有了落差,修法得靠坚持,靠忍耐,坚持不住,慢慢的感觉就不是那么好了,然后内心就开始有了怀疑,是不是这个上师不够厉害?或是觉得对这个上师没有多少信心了,那么怎么办?再去拜个上师,然后再重复这个过程,再拜个上师,又到了新鲜感过后,信心退失的时候,又产生了比较的心,还是原来的上师好点,还是回去跟原来上师学吧,那么回去不回去?跟谁学呢?心里反复的矛盾、犹豫,心思也不放在修法上,自己还很烦恼。

其实要是内心清净,会修,拜多少上师都行,看看那些祖师们都是拜了很多上师,阿底峡尊者拜了150多位上师,宗喀巴大师拜了30多上师,包括我自己也拜了多位上师,但是初学佛人不行,不能多,多了就迷糊了,就不知所措了,不知道跟那位上师学好,不知道修哪个上师的法好,有了分别比较心,所以最好就是一心一意的跟着一位上师修学,学一个法门,一门深入,这样内心比较清净,易出成就,这个过程就学忍耐,心要定下里,跟着自己的上师,不能明天听到哪位仁波切很有名,然后跟着就跑了,后天又听到谁讲的很好,又去参加一下。反反复复,不坚持修自己的法,能有多大的进步?

还有的人是顺境中修的很好,遇到些困难就退心,刚开始学佛学的很欢喜,学佛后一切都很顺利,觉得信心十足,但要是生病了,或是心情不好了,或是有其他的事情了,心里就产生怀疑了,是不是上师不加持我了?是不是自己修的不对了?——就会胡思乱想起来,什么想法都会产生,越想内心越乱,越想也没信心。其实在学佛过程一定会有逆境的,有的时候是自己的业障现起了,有的时候或许是魔障,但这些都没有关系,只要祈请上师、三宝加持,逆境很快就会过去的!

对于我们初学佛者来说,跟随一师、修学一法比较好,这样内心也清净,进步比较快。


{返回 洛桑陀美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佛人如何对待家庭、工作、生活
下一篇:网络学佛应注意的问题
 怎样才会不生气
 关于对藏传佛教、密法的几个错误认识
 业力与果报
 在做事中修感恩和忍辱
 随缘才有自在、快乐的人生
 善恶就在一念间
 修密的弟子是宝器
 修学佛法要持之以恒、坚定不移
 慈悲与宽容体现着互为缘起的道理
 学佛的精神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行乞供亲,孝子升天[栏目:心念与命运·第1册]
 What is Zen?[栏目:Zen Buddhism]
 初级佛学教本 第三十二课 五浊恶世[栏目:初级佛学教本]
 有人说:“佛教既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这话有道理吗?[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心为文字之性——永明延寿判教原则的语言哲学分析(吴忠伟)[栏目:永明延寿大师思想研究]
 慈悲之道[栏目:修行笔记]
 比丘尼传 5 梁 南晋陵寺令玉尼[栏目:比丘尼传·白话文]
 格言[栏目:佛教手机短信]
 深圳弘法寺佛教居士组织管理浅议[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藏密的弥陀往生法:破哇法简介(安阳仁波切)[栏目:颇瓦法[往生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