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三(一一六九)
 
{返回 杂阿含经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07
  (一一六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睒弥国瞿师罗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比丘.比丘尼。眼色识因缘生。若欲.若贪.若昵.若念.若决定着处。于彼诸心善自防护。所以者何。此等皆是恐畏之道。有碍.有难。此恶人所依。非善人所依。是故应自防护。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譬如田夫有好田苗。其守田者懒惰放逸。栏牛啖食。愚痴凡夫亦复如是。六触入处。乃至放逸亦复如是
  若好田苗。其守田者心不放逸。栏牛不暴。设复入田。尽驱令出。所谓若心.若意.若识。多闻圣弟子于五欲功德善自摄护。尽心令灭。若好田苗。其守护田者不自放逸。栏牛入境。左手牵鼻。右手执杖。遍身捶打。驱出其田。诸比丘。于意云何。彼牛遭苦痛已。从村至宅。从宅至村。复当如前过食田苗不
  答言。不也。世尊
  所以者何。忆先入田遭捶杖苦故。如是。比丘。若心.若意.若识。多闻圣弟子于六触入处极生厌离.恐怖。内心安住。制令一意。诸比丘。过去世时。有王闻未曾有好弹琴声。极生爱乐。耽湎染着。问诸大臣。此何等声。甚可爱乐。大臣答言。此是琴声。语大臣。取彼声来。大臣受教。即往取琴来。白言。大王。此是琴作好声者。王语大臣。我不用琴。取其先闻可爱乐声来。大臣答言。如此之琴。有众多种具。谓有柄.有槽.有丽.有弦.有皮。巧方便人弹之。得众具因缘乃成音声。非不得众具而有音声。前所闻声。久已过去。转亦尽灭。不可持来
  尔时。大王作是念言。咄。何用此虚伪物为。世间琴者是虚伪物。而令世人耽湎染着。汝今持去。片片析破。弃于十方。大臣受教。析为百分。弃于处处。如是。比丘。若色.受.想.思.欲。知此诸法无常.有为.心因缘生。而便说言。是我.我所。彼于异时。一切悉无。诸比丘。应作如是平等正智。如实观察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返回 杂阿含经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三(一一七○)
下一篇: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三(一一六八)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九(一○九八)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九(一○九二)
 佛说梵网经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四踅念小乘戒
 长部20经 大集会经
 那先比丘经 第十八问 地在哪裏?
 编序
 赞阿弥陀佛偈 Gaathaas in Praise of the Bu..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六八二)
 十地经论 源流
 杂阿含经卷第五十(一三四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愿今生不再错过[栏目:菩提洲·佛子心语]
 直指法身 2[栏目:创古仁波切]
 认真回向[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微教言]
 生命没有时间与空间[栏目:慧光法师]
 幸福婚姻经典辑要(海涛法师选辑)[栏目:佛化家庭文集]
 缅甸、寮国、泰国的道场与寺院禅修概况[栏目:[南传佛教]人文历史传记]
 阿弥陀经略讲[栏目:净宗法师]
 略述天台六即论之涵义(曲槐)[栏目:天台宗文集]
 梦参老和尚:金刚经[栏目:梦参法师]
 认识人生真谛祛除贪欲(正言)[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