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杂阿含经卷第十九(五三五)
 
{返回 杂阿含经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53
  (五三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阿那律住松林精舍。时。尊者大目犍连住跋只聚落失收摩罗山恐怖稠林禽兽之处
  时。尊者阿那律独一静处。禅思思惟。作是念。有一乘道。净众生。离忧.悲.恼苦。得真如法。所谓四念处。何等为四。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若于四念处远离者。于贤圣法远离。于贤圣法远离者。于圣道远离。圣道远离者。于甘露法远离。甘露法远离者。则不能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若于四念处信乐者。于圣法信乐。圣法信乐者。于圣道信乐。圣道信乐者。于甘露法信乐。甘露法信乐者。得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尔时。尊者大目揵连知尊者阿那律心之所念。如力士屈伸臂顷。以神通力于跋只聚落失收摩罗山恐怖稠林禽兽之处没。至舍卫城松林精舍尊者阿那律前现。语阿那律言。汝独一静处。禅思思惟。作是念。有一乘道。令众生清净。离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得真如法。所谓四念处。何等为四。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若于四念处不乐者。于贤圣法不乐。圣法不乐者。于圣道不乐。不乐圣道者。于甘露法亦不乐。不乐甘露法者。则不能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若于四念处信乐者。乐贤圣法。乐贤圣法者。乐于圣道。乐圣道者。得甘露法。得甘露法者。得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耶
  尊者阿那律语尊者大目揵连言。如是。如是。尊者
  大目犍连语尊者阿那律言。云何名为乐四念处
  尊者大目犍连。若比丘身身观念处。心缘身正念住调伏.止息.寂静。一心增进。如是。受.心.法念处。正念住调伏.止息.寂静。一心增进。尊者大目犍连。是名比丘乐四念处
  时。尊者大目犍连即如其像三昧正受。从舍卫国松林精舍门。还至跋只聚落失收摩罗山恐怖稠林禽兽之处

{返回 杂阿含经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杂阿含经卷第十九(五三六)
下一篇:杂阿含经卷第十九(五三四)
 中部10经 念住大经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八(一二八七)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八四四)
 法句经 Dhammapada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五(一二○九)
 楞伽经 无常品第三之一
 贤愚经白话 尼提度缘品第三十
 因明讲记之五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六五九)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阿含经卷第十三(三一九)[栏目:杂阿含经]
 放松身心的妙方[栏目:法鼓钟声]
 心的净妄问题与能造诸法义[栏目:曾其海教授]
 19.永嘉玄觉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人群政制与佛教僧制[栏目:太虚法师]
 因果的真相 第二章(五)勿要以自我、不善的心推开与业力连结的大门[栏目:因果的真相]
 藏传因明学 因明学启蒙 卷三[栏目:汉土论著]
 六祖坛经众生平等与解行相应思想对建构和谐社会的价值及意义(黄连忠)[栏目:六祖坛经思想研究]
 忍辱消业障[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三]
 佛陀最重视的是依止法[栏目:仁俊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