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再论「念佛与万行」
 
{返回 温金柯博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03

再论「念佛与万行」 

许多朋友对于「念佛与万行」一文有意见,认为可以大加讨伐。可是仔细读他们的发言,听他们和我的讨论,我发现他们的立论都和我原来的主张一样,也就是都认为「念佛不应舍弃万行」。既然如此,那么,他们应该与此文的主张相契莫逆才对呀!为什么反而认为此文大逆不道呢?这似乎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但是,我知道,问题的关键在于「念佛与万行」一文质疑的对象是日本净土宗的祖师法然上人。因此,问题的关键,不是他们不认同该文所说的内容,而是认为法然上人是不能质疑的。

不错,该文所指出的正是《选择本愿念佛集》的最后一篇,也就是该书的结论中所说的:

「欲入净土门,正杂二行中,且抛诸杂行,选应归正行。」

法然上人在这里用的是「抛」字。

「念佛」正行与其他诸行之间的关系,用「抛」字来界定,显然是有毛病的。因为「抛」字有弃去、远离、拒斥之意。换言之,是「废弃万行」之意。念佛的人要扬言要抛弃、废弃「持戒」、「布施」、「禅定」、「般若」……。这样的讲法是有语病的。日本净土宗经常会出现「念佛而作恶是否可以往生」这一类奇怪的疑问,或许与这样的语病不无关系。

佛教当中,有一些强调某一法的重要性的语法,但都没有类似的毛病。如六祖檀经说:

「我此法门,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如果法然上人用「往生之道,唯论念佛,不论余诸杂行。」这样的表达就没有毛病,但是用「且抛诸杂行」,就有问题。举例来说,万行之中的「持戒」之中有「不杀生」。念佛往生,固然可以「不论是否持不杀生戒」,但绝不能说「念佛的人,且抛不杀生戒」,这样说得太过头了,而且有「坏乱佛法」之嫌。

如果六祖惠能,也像法然上人那样说:「我此法门,唯论见性,且抛禅定解脱。」同样有坏乱佛法之嫌,难免入于邪道、狂禅。

我希望,认为「念佛与万行」一文有问题的人,可以分清楚两个层次,一个是:你真的认为「念佛的人应该抛弃、拒绝一切善行」吗?如果不是,那就不必质疑我,反而应当赞同我所说。另一个是:你真的认为「无论如何都不应质疑法然上人」吗?如果是,那我也没有办法。因为「依法不依人」才是佛教的正道。不是吗?


{返回 温金柯博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念佛与万行
下一篇:佛教的修练与身体
 佛陀的师承与超越
 龙树菩萨所述的极乐净土义
 佛教史上的社会运动
 现代禅与印顺法师的论辩及其反思
 六门教授习定论现代汉语译
 佛教女性观的省察
 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考
 略述佛教的死刑观
 读经随笔四则
 念佛与万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地藏经 马来西亚槟城开示 第七集[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楞严大义 第二章《楞严经》概述 四、楞严真义[栏目:惟贤法师]
 第三篇 心量要大,自我要小 - 心量要大,自我要小[栏目:是非要温柔]
 大随禅师[栏目:正法眼藏]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七讲 暇满人身[栏目:衮却格西]
 杂阿含经选集 十四、六处法门 无我为根本[栏目:杂阿含经选集·新版]
 第一章 总论 (梵呗赞诵用的法器)[栏目:佛教的法器]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七二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集]
 杂阿含经卷第七(一四七)[栏目:杂阿含经]
 12. 七天的自由[栏目:海涛法师说故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