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维摩诘经序》研究(能阐)
 
{返回 维摩诘经思想研究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41

《维摩诘经序》研究

能阐

尝闻至宝美鎏,多藏于深岩;明珠罕钰,恒出于幽险。而以为野外无宝,惟在市以求,岂知天下之文章,俱乎出世之佛教哉?余观僧肇大师《维摩诘经序》,始一览焉,千载幽涧,若云开而日现;百年陈胸,初一窥而尽涤。妙翰神驰,俱笼笔端,汪洋浩荡,畏通幽玄。其运三坟五典之语,九流百家之言,犹青出于蓝,卓然莫能状也矣。然此文多谈出世之理,妙旨幽远,末学支离,譬如山海之崇深,难以一二而推择,苟欲窥其玄门,领其密旨,当从“篇法”“章法”“句法”“字法”等入,余虽未得其巧,敢腼然而抠之,以示文癖君子而同览焉。

(一)篇法  是序以“不思议”为宗旨,因经内所说皆不可思议,故首句以“不思议”笼罩全篇,是为总起法。而下文皆本此义,影射而显此经穷微、尽化、妙绝,种种不思议之迹,是为顺承说明法。然书之由来,必始于人,所以最后出其译人,以示不思议非常之经,必待非常之译人,以经之贵,显人亦高也,是为正艺点结法。此固为序文之常轨,然他者未有如是之逸也。

(二)章法  全文分四大段:(1)自首句至“绝妙之称也”,是一长笔,摄尽全经大旨,是为总赅法。(2)至“不思议也”,是为顺叙破题法。(3)自“何则”至“于我无为”,而述四笔,以不思议,生起成用之理,尽而名矣。“何则”一问,是为承上启下法,颇见跃动活泼。(4)自“而惑”下四句至“神域哉”,总结一笔,是为断案法。

第二大段,自“群生长寝”至“标以为名焉”。其中可分三小段,连三笔引不思议之本,之迹,之异同,是为连笔紧承法。

第三大段,从“大秦天王”至“显然矣”。其中可分三小段:(1)赞国主发起之因缘,至“运通有在”也。(2)叙时及译人,至“重译正本”。(3)赞什师才之高雅。是为分层叙起法。

第四段,自“余以闇短”,以迄最末,是为自谦叙述法。全篇文辞峻拔,犹如惊涛骇浪,起伏迭生,卷舒自如,委婉潇洒,叹为观止矣。

(三) 句法  “然而能然者不思议也”,是为说明句法。“岂可以形言权智”是为回应句法,自“大秦天王”至“栖神之宅”,其中四短句,二长句,为错句法。而恨“支竺”句,为推进一层句法。

(四) 字法  “而惑”下,睹、观、觌、见为呆字换用法。“群生长寝”,“寑”字代“迷”字,甚雅。“俊神玄心”为换变法,约而诣,婉而彰,出人意外。“闇短”、“参玄”等,均平凡之人所出。至于此内典故,亦非堆砌。如“三空”“二乘”“法身”等等,均为代语,运用成语,渲染卓荦伟壮。

复次,对于文内隽俏、典雅、幽默、玄哲、风格等等,须常夕讽咏,始能会其妙。苟一旦契其理,得其运,则超凡有余,蓬莱可待,其裨益修行,非宝珠可喻也。

——原载1944年《佛学月刊》第三卷九、十合期


{返回 维摩诘经思想研究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浅论《维摩诘经》对魏晋士人的影响(果信)
下一篇:谈锡永上师谈维摩诘经和大圆满法
 从《维摩诘经》看印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唐佳)
 从《维摩诘经》看佛教对六朝志怪文学之影响(李璐)
 《维摩诘经》思想对《坛经》思想之影响(金尧炫)
 <维摩诘经>释论 序(杨曾文)
 《维摩诘经》中的成语(朱瑞玟)
 《维摩诘经》中的人间佛教思想(宏智)
 《维摩诘经序》研究(能阐)
 无诤与圆融——《维摩诘经》的核心义理对宗教对话的贡献(刘朝霞)..
 《维摩诘经》与中古山水诗观物方式的演进(孙尚勇)
 魏晋维摩诘说及其艺术精神解析(高金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曾经的日子[栏目:菩提洲·佛子心语]
 痛苦是个很好的老师[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瞋为毒之根[栏目: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不动佛闭关期间的开示[栏目:不动佛·文集]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七(贾曾)[栏目:隋唐居士名家文集]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附录二 菩提道次第探玄捷径念诵初阶易修便读有缘项严论[栏目:昂旺朗吉堪布]
 023 法演禅师语录(宋 才良 等编)[栏目:04 语录]
 学习弥勒菩萨的乐观精神[栏目:邹相美文]
 相应52经 住过了雨季安居经[栏目:相应部 55.入流相应]
 一问一智慧[栏目:佛使比库]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