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佛教的空有论
 
{返回 昭慧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33

佛教的空有论

 ◎慧昭法师
 
  空有是佛教的主要思想,自古以来,在佛教界就有所谓的「空宗」和「有宗」。空宗如印度大乘佛教时代的中观学派、中国的三论宗等;有宗如印度部派佛教时代的说一切有部、中国的唯识宗等。
  其实空和有并非一分为二,因为空才能有,有也是空,所谓「真空生妙有」、「空有不二」,这就好比房子不空,就不能住人;鼻孔不空,就不能呼吸;嘴巴不空,就不能吃东西…。所以《中论》:「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
  世上有很多人误解佛教所说的「空」,譬如佛教所说的「四大皆空」,有的人就以为四大为酒色财气,其实佛教所说的四大并非指酒色财气,而是指地水火风。因为这四种物质皆是因缘所生法,空无自性,所以才称为四大皆空。
  空其实也没有离开有,有也没有离开空,空即是有,有即是空,这就如《心经》所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四大是属于五蕴的色蕴,色是属于缘起有,异就是不同,不不异就是相同。所以「色不异空」也就是「色即是空」,「空不异色」也就是「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也就是「有即是空」,「空即是色」也就是「空即是有」。「有即是空」就是「缘起性空」,「空即是有」就是「性空缘起」。
  空是宇宙本体,是人生的根本,是「有」和「无」的同在,空有可说已说明了宇宙万法。因为宇宙间一切万法无不是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缘起是属于有的部份,一般称为「缘起有」,属于世俗谛;而它的体性是无自性,无自性就是空性,属于「胜义谛」。
  缘起性空一般在佛教有几种表示方式:第一,诸行无常就是缘起性空:诸行是缘起有,无常就是性空。诸行是从时间上来说,也就是说宇宙间每一个缘起法,从时间上来说都是迁流变化不断,它没有一个常性,所以无常就是无自性,无自性就是空性;第二,诸法无我也是缘起性空:诸法是缘起有,无我是性空;第三,《金刚经》所说「诸相非相」也是缘起性空:诸相就是凡所有相,属于缘起有,非相就是虚妄相,属于性空;第四,「诸心非心」也是缘起性空:诸心就是一切心,属于缘起有,非心不是没有心,非心就是无住心,属于性空。
  我们如果能够如实认识了知上面所说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诸相非相、诸心非心等缘起性空的道理,这种智慧就称为「般若」, 也称为「空性慧」。
  一般佛教讲无常、讲无我、讲空最主要的目的:一、要我们不执着而放下,因为放下才能得自在;二、要我们把握当下的因缘,直下承担!该放下的时候放下,就是《金刚经》所说的无所住;该把握因缘承担的时候承担,就是《金刚经》所说的生其心。无所住是般若,般若是道之体(性空);生其心是方便,乃般若所起的巧用(缘起有),成佛的两大要素就是般若与方便缺一不可。
  一般声闻缘觉比较偏于无所住,菩萨比较偏于生其心,一直要到八地菩萨才能把无所住与生其心取得平衡,而到了佛果位才能究竟圆满无住生心。这就是所谓的「从体出用(无所住而生其心─性空缘起),摄用归体(生其心而无所住─缘起性空),体用一如(空有不二),般若与方便的究竟圆满」!


{返回 昭慧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人类沙文主义何时了?——《愤怒的兽笼》序
下一篇:「真善知识」是人中最大因缘!
 慈悲没有敌人——圣严长老与昭慧法师会谈记
 谈「造神」与「封神」
 “典型在夙昔”?
 歧视的名称宛如烙印的牲畜——反对使用“尼姑”称谓原委
 情欲解放,怎么解放?——节欲、纵欲与离欲
 反皮草的六点论辩
 “生死根本”解惑──记一封印公导师的手谕
 “环境伦理与动物伦理”专题引言
 佛教与社会运动
 陈、张府佛化婚仪程序与证词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五讲之:其名曰龙、广宏我教[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地府、天堂都是海巿蜃楼[栏目:叮咛·圣严法师谈天下事]
 “在目前是”[栏目:正见·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弥勒联[栏目:佛教楹联集]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八十五天[栏目: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怎样才能对上师生起殊胜的信心,而且不退转?[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人生最幸福的事[栏目:万行法师]
 大悲咒句解 11、婆卢吉帝 室佛啰楞驮婆[栏目:大悲咒句解]
 论佛教的自杀观[栏目:恒清法师]
 善知识[栏目:永海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