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无为发愿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72

无为发愿

梁乃崇教授

我们有时候到医院探望病人,看到许多病苦或痛苦的事,当下很自然地会在心里发一个愿:愿众生没有病苦!可是可能隔了一会儿又会想:其实众生的苦是由业力而来,就是要受受这种苦,才会学乖,才会觉悟。这样的念头好像又否定了刚才的发愿。

这正像有些修行人也会疑惑:一般菩萨发愿度众生,菩萨的愿,是把众生救了,然而不也会让众生失掉一个磨炼的机会吗?

我认为提出这样的疑问,其观点是有为的,是从效果上来看这个愿所产生的影响,是从效果来判断这个愿望是好还是不好?是不是会产生负面的影响?这种采取由效果来看的观点,就叫「有为」,是用了「有为法」,用了有为的标准、有为的方式来看问题,这就不属于佛法的「无为法」。但是你最初很自然地发心或发愿,是属于佛法的无为法。

正是因为你心中就有了两种期望、两个标准--既希望它是无为的,又用了一个有为的方法去检查,所以就会产生困惑。

我如果去医院看到病人,心里面产生希望他们的病苦都解除的愿望,我就这样子愿望,并不去检查这个愿望所产生的效果,因为行动又是另一件事。

所以当我有了愿望就是愿望;而一般人多半是有了愿望之后,就开始动脑筋想要采取什么行动、自己能付出什么,然后继续想自己要采取的步骤会造成什么影响……。但是对我来讲,起了愿望,那我就到愿望为止,没有下面其他想法。

就愿望来说,我不反对有这种愿望,也不觉得这种愿望有任何正面的影响或负面的影响,这些对我来说都不存在。(忆玫整理)

资料整理-忆玫、满妹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好汉做事好汉当
下一篇:培养「整体观」的能力
 愿性之21:检验发愿是否达成
 众生相的连结,力量无比
 王永庆的「求真求实」
 愿性之7:愿性是什么
 「细胞心灵说」对医疗与修行的意义
 要让孩子满足我相
 连结之8:信任是连结的基础
 努力即非努力,是名努力
 生死大事之1:认识「能知与被知」
 《修练的轨迹》触及本来面目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掌握自心[栏目:万行法语]
 过五关斩六将证菩提 六、第五关“一心三藏”[栏目:印广法师]
 四十华严 第三卷 第45讲[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四十华严]
 买鞋加价[栏目:我的人间佛教性格]
 《菩萨戒修学法要》讲记 第一卷[栏目:菩萨戒修学法要讲记]
 二、乘着彩虹而来(11)[栏目:盛噶仁波切自传]
 二一 杂品[栏目:法句经]
 大悲咒句解 30、陀啰陀啰[栏目:大悲咒句解]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止加行中的“治贪三要门”[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微笑是人生最好的名片[栏目:莲心慧语]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