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愿性之16:发愿大小要依自己能力而定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19

愿性之16:发愿大小要依自己能力而定

梁乃崇教授

  大家会想:我们是不是要发大一点的愿?是不是要发得很彻底?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大愿,像发誓一样,一定要做到,如果没有做到,就誓不成佛。我们是不是也要发像阿弥陀佛那样的愿?

  对我而言,我觉得发愿事小,实践事大,一时兴起发一发大愿,很多人都会,但是发了以后会不会做?有没有做到?那才是问题。像阿弥陀佛发这么大的愿,我觉得对我们一般修行人并不合适,阿弥陀佛可以发这么大的愿,因为祂具有的背景、条件不同,因为当时,祂是已经准备要成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祂已经是十一地、十二地的水准,接着要修十三地了。

  阿弥陀佛发的这个愿,对众生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但是如果你看到他发一个这么大的愿,所以你也要像祂一样发那么大的愿,我想还是该先秤秤自己的斤两,了解自己现在在什么阶段,才不会不得体。如果自己的斤两根本不够,即使发了也只不过在吹牛而已,这就没什么意义了。

  我们发出来的愿,就是要自己做得到的才合适。所以我也曾说过:「发愿就是希望好一点」。在不同的程度、背景之下就有不同的好一点,你在不同的水准,就有不同的好一点的愿望,所以我提出来的这一个说法,适合各种不同的程度,即使到了阿弥陀佛要发这么大的四十八愿,对祂那个程度来讲,也不过是更好一点。

  在各种状况之下,都可以希望自己更好一点,只要这样我们就可以进步了。有了求好之心,那我们就把求好的心具体化,就会变成发愿。所以发愿只不过是把我们内心求好的心具体化。

  像这样的事,甚至在企业里也可以用到,这个企业要进步,领导人就一定会定出愿景,然后才会凝聚大家的心力。这个愿景都是要求好,他只是把这个求好的心更具体化。我们佛教修行的发愿,跟企业在运作时需要有愿景是类似的,其基本运作的动作是一致的。(摘录整理自2003年11月2日连线法会)(忆玫、满妹整理)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愿性之15:回向让我们修行更进步
下一篇:愿性之17:实践自己发的愿
 去除我执、忏悔消业是一切幸福的开始之1
 智慧就是清楚明白(梁师校阅《楞严经》的心得)
 有鉴赏力才能推举优秀的领导人
 愿性之14:发愿就是求好
 「转向」就是圆觉佛法中的「以境验心」
 认真行小世界
 「我相的勋章」亦有其必要性
 无心自有法
 视冤如亲化业报(下)
 生死大事之13:如何实质帮助亡者(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观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记-楞伽补遗[栏目:憨山大师]
 持名念佛与念佛三昧(节录)妙境法师[栏目:妙境法师]
 中观四百论讲记(二十九)[栏目:中观四百论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学佛人怎样才能真正了缘、还债[栏目:达真堪布]
 略谈真假方便(长清法师)[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请问这么做是不是真的破戒了?(答某弟子-八关斋戒之过午不食)[栏目: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二0七集[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三集]
 吃苦当成吃补[栏目: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
 3.云何名阿罗汉?[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离家 Leaving Home[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