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过分的批评与无度的放任
 
{返回 佛宝论·明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47

过分的批评与无度的放任

一些现代美术师在塑绘佛像时,依个人观念对佛菩萨的形象进行塑造,而不遵循传统的造像规范,这与佛教没有形成“造像的公论”有关,也与另外一件事情有关:

在古代,一些藏传佛教塑像师非常重视造像量度,而对体块、线条、方圆的处理没有经验。因此,虽然塑造出的佛像大致形体不至于出问题,但也没有给人留下很好的美感,未能形成统一的思路去塑造佛像。塑造出来的佛陀形象中规中矩,但却很难塑造出三十二相本身内涵所应有的形象。所以在古代,汉传佛教的一些工艺师有过对藏传佛教造像量度的批评。

对藏传佛教造像量度过分严谨的批评,到了现代愈发严重。我国宗教政策恢复后,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就更加放任了。很多美术师任意而为,为了表达佛更接近人的情怀,便将弥勒菩萨画成哈哈大笑的形象,甚至将佛陀画成十分忧愁或多愁善感的形象。这些都是因为反对“固执于佛教造像量度”而引发的过分放任。

这种放任是在批评之后形成的,虽然自认为做了很多了不起的工作,表达了各种人文的情绪,但实际上与佛无关。过分放任使佛像失去了宗教情怀的承载能力,也失去了宗教意义。既然没有了宗教意义,便不能说其是佛像,所以现在的造像亟需宗教规范和美术表达能力的圆满结合。

造像量度只是宗教规范的基础,对于佛陀慈悲众生、接引众生的高尚情怀的表达,需要在松紧、体块、方圆等各方面进行实际塑形努力。这些努力都做好了,佛教造像才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返回 佛宝论·明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西方写实与东方线条
下一篇:肉髻、发髻与宝髻
 中华寺周边
 尼泊尔的万国佛寺
 加德满都的比命鸟与火海
 塑绘修养与宗教情操
 佛的十号
 大乘佛教所认知的佛陀
 释尊在娑婆世界成佛的前缘
 降兜率——神栖兜率陀天
 卍字
 净饭王礼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果一个人平时身体很正常,有一天突然倒在地上,或说身体很不舒服,在不知他病情轻重的情况之下,是立即叫..[栏目:临终助念问答·净空法师]
 此正修观,乃已得止以后之事,何以尚须修止?[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The Four Noble Truths - The First Noble Truth[栏目:Ajahn Sumedho]
 活在当下,活好当下[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大智度论一百卷(第八十一卷~第一百卷)[栏目:论]
 佛教戒律学 第六章 戒律的罪与罚 第三节 处罚论[栏目:佛教戒律学]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一回 拜众童子[栏目: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佛学常识课本[栏目:李炳南居士]
 「摄心」是什么意思[栏目:禅名词FAQ]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