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感悟风花雪夜
 
{返回 佛网文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39

感悟风花雪夜

文/素全法师

   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仅“风花雪月”四个字,将彩云之南大理最著名的景观呈现在我们面前。而宋代无门慧开禅师写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诗句,一直似一剂良药,安抚着很多烦躁的心灵。由此看来,“风花雪月”不仅仅是风光,还可以是一种意境。


   风

   六祖慧能大师曾经在广州光孝寺对争吵的两位和尚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的心动”。禅宗的很多公案告诉我们,人心动与不动,实与风幡无关,即便无风幡之动,亦有水热还是火热之争。娑婆世界烦恼之根源就在于“争”,争名、争利。风动无声,风动尘起,风动呼啸。而人心之念,何曾不是如风般起伏跌荡呢?
   然而,人心如果真的不动,也未必是好事。
   师父曾经讲过一个故事:当年能海上师去西藏学法,在康定曾跟随一位疯喇嘛,说颠不颠,说疯不疯的。疯喇嘛平日带一徒弟在山腰闭关住洞。一日山下歌舞欢天,鞭炮不断,疯喇嘛问徒弟:山下为什么那么吵闹啊?徒弟答:过年了。疯喇嘛便责备道:既然过年,为什么不拿点东西供佛啊?徒弟回答:师傅,我们都已经好久没有吃的了,拿什么来供佛。疯喇嘛反问徒弟:难道山沟里面清水都没有一点吗?于是师徒两一起到山沟打了些清水回来供佛,刚把佛供完,老百姓已经送食品上山来给师徒两拜年了。
   自然界非死水一潭,风是常有的;人心非死心,念亦是会生的。偶尔一早行路,看见扫街的清洁工人,真的感觉他们很辛苦,因为尘世间的很多人此刻还睡得正香。看到寺院80多岁的老和尚还和僧人一起为建设寺院搬砖搬瓦,内心时常有泪涌的酸楚,在世间60岁的老人就已经退休了。
   其实,修行与不修行就在念上,看你生的是私心杂念,还是无我的众生念。心中有佛,心中就有众生,既然心是众生心,何来我心与他心。老和尚常说:我们要空,空的是自我;要有,有的是众生。
   此风常常起,此念常常生,只是我们感悟的是不是拿得起,放得下,无痕无声,随缘自在的心境!千万不要伤风感冒了。


   花


   花是善因。在五台山曾经上南台锦绣峰朝拜时,满心欢喜的采摘不少鲜花回塔院寺供佛,老和尚看见却平淡的说:这些花开在南台,本来就是在供养万千佛菩萨。一句平淡的话对我教育很深。不过,这并没有改变我供佛的愿望。直到今天,尽管经济不怎么宽裕,只要有机缘,我依然会在初一或十五到成都的花市,买些鲜花来供佛。每次鲜花供佛后,内心都有种心安理得的恒顺感觉。恩师上贞下意大和尚经常说:花代表善因,有善因必得善果。
   众生的苦难来自苦难的因,我们要以花之美好,在有限的生命中,种上更多的善因。所以我们虔诚供养佛陀的每一朵花,都是我们让苦难的众生得以究竟远离苦难,平安吉祥的因。


   雪


   对于雪之洁白,很多人都曾经赞叹过。而我认识的雪,却代表了苦修勤练,代表了意志的坚韧。雪之洁白是修炼来的;雪之高贵是修炼来的;每朵雪花的独一无二更是修炼来的。所以,我一直认为静谧的雪夜,是修行读书的好时节。春光旖旎惹人醉,雪夜无声闻书香。
   没有出家前,曾经到九寨沟旅游,沟口有座寺院叫扎汝寺。二十年前的这座寺院还很小,只有一座殿堂,一位老喇嘛。十月底的九寨沟已经下雪,偶然看见寒冷的雪地里,一位满头白发,已经有90来岁的老婆婆正跪在院子的角落磨一大铁棒。我轻声的问:老人家,你在这里磨什么呢?老太太低头磨她的铁棒,根本无视我的存在。老太太的膝盖跪在雪地上已经溃烂,有一层厚厚的茧子。无趣的我来到殿堂,一位老喇嘛正在念经,大概有70多岁。于是我问老喇嘛:老太太在雪地里磨什么呢?为什么不说话?老喇嘛告诉我:她在那里是要把铁棒磨成针,以忏悔自己的罪孽,不说话是在修禁语。
   我的心震撼了,我终于相信信仰是可以超越物质,超越思想,超越生命,超越痛苦,得到解脱。
   一年前,我还挂念着问现在扎汝寺年轻的奔卡仁静活佛,他告诉我两位老人早就圆寂了。
   雪,我一直景仰你的高贵,我愿意和你一起修炼,一起悠扬在天地间!


   月


   千江有水,千江月。月是一面镜子。
   记得在石经寺的一个中秋深夜,睡梦中的我隐隐听见有敲门的声音。起床开门没有人,走到方丈院子里,却看见师父在月下绕着百年双桂径行。恩师孤独的身影在月光下从容安详。师父看见我出来,便仰望着明月对我说:这样明亮皓洁的月色,我只在五台山的清凉桥见过。随着恩师的视线望去,天空明月如镜,圣洁如莲。
   那夜过后没多久,师父就让我独自去五台山,一住就是5年。五台山,夜夜星光灿烂,夜夜月色皎洁。
   而今恩师已经舍报,那夜如莲华的明月却一直深锁我心!
   此论明月何时有?  


{返回 佛网文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天意和人为
下一篇:礼拜自己的庄严
 禅是方法
 欲望的项链
 厨房是道场
 随缘·随愿
 慈心禅——传递正能量的旅途
 宁静致远
 有漏世间
 慈悲是一切德行的根源
 佛教修学次第的思考
 无忧无喜(尘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请问禅那是佛陀发现的吗?[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集]
 07-131佛面犹如净满月[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七)~I 1252经:佛陀以离车族由盛转衰为例,教喻弟子不应放逸。[栏目:界定法师]
 06-001大慈悲的证悟者[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6年]
 法空恩师讲《广论》105讲[栏目:广论·法空法师]
 弟子非常喜欢法王如意宝,希望他很快乘愿再来。让我们祈请他快点回来?[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二 第四章 妄心生灭迷失本性之一[栏目:楞严经白话解]
 五百罗汉 376、无垢德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心可以打太极[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