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了解真实本性
 
{返回 给大忙人看的修禅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56

了解真实本性

古印度有这样一个传说。

某个初春的早晨,有只麝香鹿嗅到空气中一股神秘而美妙的香味,这气味暗藏着宁静、美丽和爱,低语似地引诱着它循迹前去。它情不自禁地下定决心,就算找遍全世界,也要找到香味的源头。它爬上险峻结冰的山巅,穿过炎热的丛林,千里跋涉于无边的沙漠,无论走到哪里,那股香味都无所不在,虽清淡却清新宜人。在生命将尽的时刻,它因为努力不懈地寻找而精疲力竭,终于倒在地上。就在它向前倒下之时,它的角竟然刺穿了自己的腹部,空气中突然充满了那种神妙的香味。这只麝香鹿临死才领悟到,香味竟然是从自己身上发出来的。

一旦陷入疏离感与缺乏自我价值感的迷惘中,我们会以为佛性不在自己身上,而心灵觉醒看起来也遥不可及,像是属于另一个时空一般迷惘的我们,以为开悟这种事情只发生在亚洲,只发生在几百年前,只发生在寺庙里,或者只发生在比我们虔诚的人身上。实际上,我们可能会像那只麝香鹿一样,花一辈子找寻自己本有的东西。而事实却是,我们只消停下来,加深自己的觉照就可寻到。

随着灵性逐渐成熟,我们对于领悟真切、以开放的心态面对生活的渴望,变得比以往更加迫切,甚至远远超过逃避痛苦、追求享乐的本能反应。若被同伴误会,我们也许会愤慨不已,但也将乐意看清自我,体谅他人的痛苦,宽恕他们,并继续爱他们。寂寞或悲伤的时刻,我们也不太会利用实物、药物或持续的忙碌来减轻痛苦。我们将逐渐在自然而不造作的智慧和慈悲中觉醒。

我们真正的、俱生的本性,按照大乘佛法的解释,称为般若波若密多,即圆满智慧之心髓。这种智慧的圆满状态称为“诸佛之母”“如是展现世界者”,她被视为“光之源”“一切恐惧与悲苦因而皆被断除”。我们明了自己的真实本性,就将不再迷惘、害怕或畏缩。因为我们明白,自己最深切的本质即是那以爱注视着宇宙万物的觉性,它纯净且已觉醒。

虽然我们有时会深刻地顿悟自己的真实本性,但通常情况下,洞察真实本性是一个渐次发展的过程,所以这过程也被称为觉醒之道。所谓的“道”意味着要到达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但是在修持灵性的生活中,“道”是要使我们在爱与觉性中敞开胸怀。

“观照察看,放下,自在放松。”与其试图控制或解读所经历的,倒不如训练自己松开掌控。透过觉醒地放下进入当下的一切,我们就回到了玄奥美妙的家园,也就是我们最深的本性中。

了悟觉性之道,其实只是清醒且深刻的放松过程,我们见到当下的一切,放下然后进入真实的世界,多么解脱自在啊!


{返回 给大忙人看的修禅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用开悟和解脱赶走抑郁
下一篇:建立良好的沟通
 禅对精神危机的解释
 最有武功的人
 用开悟和解脱赶走抑郁
 建立良好的沟通
 行禅的奥秘
 做好本我,消除嫉妒心理
 可求安心之法
 禅修达到的境界
 给大忙人看的修禅书 作者简介 目录
 给大忙人看的修禅书 前言 后记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乘庄严经论卷第七[栏目:无著菩萨]
 法螺的条件[栏目:佛教寓言故事]
 梦中梦因果问答 126 什么业力让我母亲小时候的生命很辛苦?...[栏目:梦中梦因果问答-泰国高僧]
 What do you do when youre sad?[栏目:Buddhist Article]
 八十四大成就者传 五十一、咕噜山卡札传[栏目:八十四大成就者]
 信佛念佛的定位[栏目:仁焕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六三八)[栏目:杂阿含经]
 心开见佛—解脱和尚[栏目:文殊菩萨的故事]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十六章 本经的重要点[栏目:竺摩法师]
 宗教立法之刍议[栏目:星云大师论文选]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