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修道的现证
 
{返回 曹越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98

修道的现证

问:什么是修道的现证?

答:修道上的菩萨,依于相碍缘起而作修证,渐次能离缘起,但这时他反而有所怖畏。最典型的是第五地菩萨,《解深密经》说他们的两种愚是:“纯作意背生死愚”,以及“纯作意向涅槃愚”。背离生死而趋向涅槃,不能说不对,可是,这就始终是有分别的所缘境,正由于持著这分别,五地上的行人才会怖畏生死,希求涅槃,佛认为这也即是颠倒。

因为在这种有分别的所缘境中,五地菩萨正由于分别性相用而分别生死与涅槃,是故未能现证性相用三无分别的法尔。

对于大平等性,许多人都忽视了其重要性,以为众生平等,便是平等性了。这样理解平等性,实在依然落入世俗的层面,以为佛现证的平等性,有如我们所说的一切众生平等,这是根本上曲解。诸佛现证是周遍法界大平等,是周遍法界无处不具生机。这所谓周遍法界,已不同于初地菩萨,由分别性相用来周遍。初地菩萨的周遍,是用三种观点来周遍,对事物由观察其性而认知,对事物由观察其相而认知,对事物由观察其用而认知,所以即可观察一切法而无遗,所以说为周遍,但这周遍却不平等。

若分别性相用来观察,这观察可以周遍,但一定不平等,佛所现证的,都是平等的周遍。

平等的周遍,是对性相用三者无分别而理证,所以不能从寂灭相来定位佛,不能从颠倒相来定位众生,佛与众生都无非只是法性中的自显现,也不能从功德与业力来分别定位佛与众生,因为这也是法尔,佛性与具足功德,众生则法尔具足业力,所以才说佛离因果,而众生则受因果定律的支配,因此大平学性,不可思议,是佛内证的智境,不能用我们的名言概念来加以形容,每一地位的菩萨渐渐离障碍,才能悟入这大平等性。所以在佛地无间道上的菩萨“极微细碍愚”,所以可知离相碍缘起而灭有怖畏,并不是容易现证的。


{返回 曹越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无学道的现证
下一篇:相碍缘起
 出离心与本觉心
 生命圆觉
 心灵本自解脱
 相对缘起
 相依缘起
 解悟与证悟
 佛果境界
 相碍缘起
 智慧生命
 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观论颂讲记 正释 观作作者品 第八[栏目:印顺法师·中观论颂讲记]
 “密法”和“密宗气功”是一回事吗?[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三二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四集]
 中部77经 色古巫大夷大经[栏目:南传经典·汉译四部·中部]
 外遇[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二]
 《妙法莲华经》讲解内容(11)[栏目:印泉法师]
 法华特论 第十九 如来寿量品---同[栏目:冯达庵居士]
 懂理论重实践[栏目:传喜法师]
 冬禅[栏目:乘一法师]
 藏传佛教修行者如何看待素食(慈诚罗珠堪布)[栏目:西藏佛教·观察与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