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感悟人生 第九讲 寻找生命中的贵人 五、把握缘起 离苦得乐
 
{返回 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51
五、把握缘起 离苦得乐
  1.佛教的根本
  缘起法,是佛教的根本。缘起法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和合” ——人与人和合、事与事和合、物与物和合,就是所有的人事物都很规范。比如在一个佛堂里,佛像、供桌、拜垫怎么摆才是最合适、最规范的,这是物与物和合;还有人要与物和合,人要排得整齐,一排一排的,前后左右都要对齐,等等;我们做的事情也要和合,请师、唱赞、请圣、忏悔,等等。在佛堂里面我们就是念经、闻法、礼拜,谈一些跟佛法相关的事情,这样我们在佛堂里做的事情,就跟这个场地符合了。如果我们在佛堂里做别的事情,就不和合了,比如在里面聊天、打电话,这都是不和合。
  2.诸受皆苦
  怎样去体会缘起法的和合?什么叫缘起法,这个法又是什么呢?要怎么去体会呢?大家都知道,人都是有感受的,有感觉的。感受有三种:一种是痛苦的感受,就是我们常常讲到的“苦苦”;一种是快乐的感受,就是我们常常谈到的“坏苦”,这个快乐会过去;一种是不苦不乐的感受——舍受,叫做“行苦”。世间上面所有的一切感受,或者说一切的痛苦无非这三种:苦受、乐受、舍受。苦乐舍三受都是痛苦——诸受皆苦,它的本质就是痛苦。
  3.苦受与缘起
  诸受皆苦,一切的感受都是痛苦的,这和缘起法又有什么关系呢?就是说,我们哪些行为的造作会引发诸受皆苦?我们哪些行为的造作,哪些行为的和合能够消除这些痛苦,达到快乐?这是不一样的,是两种不一样的缘起——清净法的缘起和染污法的缘起。学习佛法的目的,就是要让染污法的缘起变成清净法的缘起。染污法的缘起和清净法的缘起区别的关键点在哪里?在于人的心态,在于人内心当中对佛法的成就,是从这方面来衡量和看待的。比如说,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和一个心理有疾病的人,这是不一样的两种人。心理健康的人对事物的看法很乐观,心理有疾病的人对事物的看法就是悲观的、消极的,这是两种不同的认识。因为心理有毛病,自然而然,认知的结果也就是负面的;心理很健康,对外在事物的认识也就是比较乐观、正面的。
  4.修行才能除苦
  用佛法的观点来讲,无论你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还是一个心理有疾病的人,这些都算世间法、世间善法。世间善法还是导致我们生死轮回,不能解脱。唯有把世间善法变成出世间善法、无漏善法,才是有希望的,才是殊胜的、最好的,才是我们所需要的。要把世间善法变成无漏善法,肯定要靠修行,靠对治烦恼、调伏烦恼,才有办法转变过来。也就是说,假如我们带着一颗烦恼的心去做事,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世间善法。

{返回 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感悟人生 第十讲 阿底峡尊者的启示 一、阿底峡尊者
下一篇:感悟人生 第九讲 寻找生命中的贵人 四、依师践行莫空过
 感悟人生 第一讲 感悟人生 七、超越自我
 怎样亲近善知识 三、了知知识德相,如理寻访明师
 感悟人生 第十讲 阿底峡尊者的启示 二、佛法是自觉觉他
 不忘宗旨 不忘目标 不忘发心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六讲
 人生的究竟意义
 怎样修行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七讲
 感悟人生 第四讲 欲乐与法乐的省思 四、觉照无常智慧生
 烦恼的产生与对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何请法[栏目:仁焕法师]
 好话听多了长傲慢[栏目:蔡礼旭老师]
 中观与空[栏目:池田大作]
 深圳弘法佛学院教育的五大特色(深圳弘法寺 印顺法师)[栏目: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惠能大师[栏目:白云禅师]
 第四章 梵呗赞诵的法器 (犍稚)[栏目:佛教的法器]
 为什么弘扬戒律困难?[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谈感受:从信仰到亲身体验[栏目:葛印卡老师文集]
 宝积经讲记 损灭善法的邪行[栏目:普献法师]
 相应71经 杀生经[栏目:相应部 56.谛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