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感悟人生 第一讲 感悟人生 二、善恶在心
 
{返回 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69
二、善恶在心
  我们来到人间,有人的身体、人的形状,有自己的血肉之躯,五官具足,也有父母给我们的名字。人的这个身体本身没有对错,错在我们这个身体会去做错事、做坏事。做错事、做坏事就会给第二个人、第三个人,给我们直接、间接有关联的人带来麻烦、带来纠纷、带来问题、带来苦难;反过来说,如果通过我们的嘴、我们的脚、我们的手,去说好话、走好路、做好事,就会有很多人得到我们的帮助和利益。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两种不同的行为?就是说,一种行为是恶的、错的,一种行为是善的、对的;一种行为是害人的,一种行为是利人的。其原因在我们的心,是我们内心的问题。
  世间上一个正人君子,一个对国家、对平民百姓作出很大贡献的人,我们常常就会讲这个人很有德行,这个人很有品行,品德非常好、非常高。用佛教的语言来讲,你对别人做了很多的好事,就是善行;你对别人做了很多的坏事,就是恶行。善的行为就构成了善的业,恶的行为就构成了恶的业。善的行为就会给自己和别人引发快乐的结果,恶的行为就会给自己和别人引发痛苦的结果。
  在世间,我们常常会接触到、接收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认为我们去利益别人、帮助别人会吃亏;利益别人、帮助别人是错的,是不应该的。佛法恰恰相反,佛法告诉我们去利益别人、帮助别人是好的,是应该的,是善良的,是能够带来快乐的。世间方面常常告诉我们,不去帮助别人、不去利益别人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佛法告诉我们去帮助别人、去利益别人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这两个定义刚好是相反的。
  佛法讲“因果”,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到底应该怎么选择呢?我们是选择去利人、去帮人,还是不去利人、不去帮人?我们在家也好,在单位也好,在社会上也好,常常害怕自己会吃亏,常常喜欢去占别人的、占单位的小便宜,这些观念都是要不得的,都是不好的一些观念。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些观念呢?为什么我们会这样去考虑、去思维,去作这样一个决定呢?我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去作决定,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去做,这样去生活。你不知道就是你的原因,用佛教的语言来讲就是“无明”,无明状态。

{返回 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感悟人生 第一讲 感悟人生 三、云何降伏其心
下一篇:感悟人生 第一讲 感悟人生 一、人生何去何从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六讲
 欲求菩提先立本 至心学佛生欢喜
 种子有六义
 感悟人生 第五讲 建立终极信仰的意义 二、自他一体惜因缘
 在宗教界加强教风建设座谈会上的发言
 以佛法营造美好人生
 感悟人生 第六讲 如何分享同行善友的功德与经验 二、智慧对治烦恼心..
 身教与言教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怎样亲近善知识 二、认识依师胜利,亲近善友知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你不是最可怜的人[栏目: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解脱之道讲记 a27 十二因缘 第二项 行(业) 四 业报的意义[栏目:体方法师]
 楞伽经白话解卷一 一切佛语心品第一 第三章 藏识依缘生识浪之一[栏目:楞伽经白话解]
 第一篇 新时代宗教观 - 怎么样才算是佛教徒呢?[栏目:人间世]
 慈航普渡·拔苦予乐 第二篇 观世音菩萨简介 六、密教观音的多种形象[栏目:慈航普渡·宽运法师]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栏目:卢志丹居士]
 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联语[栏目:谛闲法师]
 财主请医[栏目:佛教故事选萃]
 超越死亡·自序[栏目:达照法师]
 建议寻求和平的学童:放轻松就好[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