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密言与谛语的区别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68

密言与谛语的区别

普巴扎西仁波切

很多初次开始接触上师瑜伽乃至成熟口诀法的弟子可能都有这样一种概念,认为佛法太难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听到很多很多以前都没有听过的名词,如觅心法、粗直视调伏妄念、细直视调伏妄念、安住调伏妄念、裸露解脱、自我解脱、显现解脱、本来解脱,等等等等。觉得怎么会有那么多名词,那么多境界?这么复杂,自己何时能证悟到这样的境界啊?算了吧,我还是回到自己的家乡去修修阿弥陀佛吧。因为净土法门的导师宣讲,只要一心持名念佛而修学,即便当时不去观待很多很多道理,一样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这样的吗?当然有。

这里我们需要辨别密言与谛语。什么是密言?我们不妨举个例子。很多人都听说过,仅仅念诵一遍阿弥陀佛名号也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或者如释迦牟尼佛在《白莲花经》中所传讲,在门上贴一个“嗡叭嘛阿那卡叭嘛谅吽呸”的心咒,只要从下面走过,就可以断绝一千劫恶业。有些对密意不了解的人可能就会认为这个很简单。如果真的如此简单,我们可以在头上栓个摇篮,摇过来一次消灭一千劫的罪业,摇过去一次又消灭一千劫的罪业,一天这么摇几下走几下,至少也成登地菩萨了。真这么容易吗?要是这么容易的话,历代传承祖师为什么不多做几个摇篮,如此摇来摇去,大家不是都解脱了吗?需知佛经所言,并非虚妄,此中密意乃从咒语之下经过,依咒语的加持力为灭罪之因,复依此因感果而修学佛法,方能消除千劫罪业。 所以这里要记住,密言和谛语“相似相似易错乱”。口中所说的词句虽然相似,但是密言当中还含有很多很多的密意,而谛语才是真实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这两者必须得区分。

如藏传佛教的教言当中曰:“啊”字表示不生不灭,若谁能认识“啊”字,即不堕入三恶趣。这个“啊”字,我想很多人都认识,甚至我们想让天下所有的人都认识这个“啊”字也非常容易。难道记住这个“啊”字,就不会再堕入三恶趣之中吗?若真是这么容易的话,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六年苦行,米拉日巴尊者一生修学佛法,乃至汉传佛教历代高僧大德一生进入茅棚之中而精进修学佛法,岂不是多余的事情?其实,此教言的密意是指众生若了知不生不灭之义,依之起修,必能得道。

因此要记住,密言是密言,谛语是谛语。据说往昔有一个心咒,力量非常强,念诵三遍之后吹气到大拇指,即便雪狮扑来,只要用手指一指,雪狮也会转头。有一次,一个和尚到牧区化缘,施主家的藏獒挣断铁链,向他扑来。这位和尚急忙念了几遍那个心咒,并往藏獒一指。但是藏獒不仅没有转头跑掉,反而直接跑过来把他的大拇指给咬断了。看到这儿,可能很多人又开始起疑问:难道历代传承祖师传讲的法是假的?不,当然不是假的。但是因为他含有密意,这就是我们不懂的地方。

所以我们一直都在传讲,即便经书有多么殊胜,还是需要借助上师的窍诀,因为很多经论上面都含有一些甚深密意,这些密意必须借助上师的窍诀才能领会。这些道理一定要铭记心中,绝不能轻视而将密言和谛语混为一谈。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具器弟子之法相 一 见解无法迅速增上之原因
下一篇:烦恼沉重是西方极乐世界不能呈现的最大障碍
 观待所行善法是否具备功德之标准
 发菩提心依心力的差异分为三类
 支分誓言忏悔颂
 临终时的放松坦然取决于平时的修法
 禅修应该做到自然
 见解是否增上的判断标准
 细致理解功德之增上
 唯有信心成办解脱
 修持金刚萨埵也需具有普遍之信心
 见解增上的标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通论》辨虚妄分别[栏目:欧阳竟无居士]
 解脱重要的是智慧[栏目:雪漠]
 熏习净业[栏目:大安法师·微教言]
 什么是僻教戒?[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为什么很不喜欢人家碰我?即使用小指头点我一下,我也会很不舒服?[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十八愿(念佛往生愿)因愿文二[栏目:纯祥法师]
 平时念佛得善终[栏目:宣化上人]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二 (9)[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