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为何要对治贪嗔痴烦恼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62

为何要对治贪嗔痴烦恼

很多人之所以信仰佛教,是因为已经认识到轮回过患,故而希望出离轮回。因此追求解脱,是我们信仰佛教的终极目标。

“解脱”是佛教的专用名词,用我们通常的语言来表述,就是希望能令自他今生快乐、临终自在并且未来更加幸福。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当前令我们感到不幸福和不快乐的最大因素是什么?就是贪嗔痴烦恼炽盛。因此我们首先要知道,贪嗔痴烦恼不但是令我们轮转六道、漂泊轮回之根源,也是令我们今生乃至未来都无法获得自在和快乐的最大障碍。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家庭还是事业,常常会产生诸多令自己不顺心乃至心生烦恼的事情,这些正是我们内心贪嗔痴烦恼沉重的缘故。例如由于宿世业障及习气烦恼沉重,每当在面对家人、道友乃至导师之时,往往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非常自我的特权意识。这就是贪嗔痴烦恼沉重的一种表现。

由于有这样的特权意识,所以总觉得一切规矩应该由自己来定,别人理应服从自己的安排,要付出很多才符合自己的要求,却永远不会想到自己应该为别人付出,甚至觉得自己付出得比别人少是理所应当的。由于执著这样的自我特权意识,对金刚道友难以做到净观,乃至与道友无法和谐相处。这些都是由贪嗔痴烦恼造成的。

正是因为我们习气沉重,所以总是习惯于天天戴着有色眼镜观待别人,觉得别人这样不好那样不好。为什么你总是觉得别人不好?别人的好坏其实都来自于你内心的判断,因此若要是说谁不好,应该是你最不好,因为好与不好的根源来自你的内心。

但我们往往不会这样去自我观察,相反总是仅凭自己的主观意志去观待外界,评价别人。要知道,虽然我们已经是佛教徒,但现前并没有真实具备圆满之见解,仍旧是被烦恼束缚的薄地凡夫。此时以自己的分别念去评定他人,这样的见解永远是不清净的,而且与共道密乘十四条根本誓言的第三条相违。

由于烦恼沉重,我们无法做到净观,乃至在面对自己导师之时也会分别导师慈不慈悲,智慧符不符合自己的标准,这些都是贪嗔痴烦恼及习气沉重的表现。如果不加对治,随顺烦恼,我们就是在不断地播下轮回的种子,必然在六道中头出头没,遭受各式各样的痛苦。

因此想要获得快乐与自在,出离轮回,就必须认识贪嗔痴烦恼并时时努力调伏为妙。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法之上导师的重要性
下一篇:生活不如意的根本是贪嗔痴烦恼
 具器弟子之法相 五 品格贤善和敬信上师
 任务观念的修行并不圆满
 闻思修行乃真实弘法利生
 只有真实理解佛法才会产生信心
 行持善法的功德标准
 回向的重要性
 清净罪堕必须真心忏悔
 依止导师应慎之又慎 依止导师应慎之又慎
 初发心出家者需要注意什么
 略说菩提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百论释义破常品第九[栏目:其它]
 净土安心法门[栏目:李炳南居士]
 因果集[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1年]
 心如明镜,安享人生静心安然[栏目:悟澹法师]
 在饮食上怎样照顾持午法师才如法?[栏目: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三集 第一品[栏目:如是语经]
 0277 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刘宋.昙无蜜多译)[栏目:天台宗 - 所依经典]
 《法华经》和中国佛教[栏目:杨曾文教授]
 虚云大师的教育理念[栏目:道坚法师]
 正确人生观的因与果[栏目:索达吉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