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一生解脱之路》序
释昌臻
{返回 昌臻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01

《一生解脱之路》序

      佛所说一切法门,均为众生求得解脱。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但是,由于时节因缘不同,众生根机各异。如同治病,必须对症用药,方能获致良效。从这个意义上讲,则净土法门,实末法众生契时之对症良药,一生解脱的必由之路。

     吾辈末法众生,一般而言,善根浅,福报薄,业障重,退缘多;纵想修行,解脱甚难。《大宝积经》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惟依念佛,得度生死。”释迦世尊远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早已洞察及此,在《无量寿经》中恳切开示:“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悯,特留此经,只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过是以往,《无量寿经》亦灭,惟余‘阿弥陀佛’四字,广度群生。”何以特留此经和此法门?正说明是末法众生的对症良药,是一生解脱的必由之路。无怪近代高僧、净宗祖师印光法师说:“使如来不开此法,则末世众生,欲即生了生脱死,便绝无企望矣!”明代高僧、净宗祖师莲池大师明确指出:“一句佛号,一部经,一生成就。”他是这样说的,这样做的,这样成就的。

在娑婆了生死难,修其它法门了生死难。上根利器固然可以一生解脱,而中下根性则须历劫修行,方能了生死,出轮回。可是往往投胎受生,每易昏迷退堕。所以,莲池大师深有感慨地说:“士大夫英敏过人者,多自僧中来,……迷而不返者什九,不负宿因者什一。其故何也?五浊恶世,绪多退缘,贤者所难免也!故戒禅师身后为东坡,青禅师身后为曾鲁公,哲禅师身后耽富贵,多忧苦……古今知识,所以劝人舍五浊而求净土也。”(莲池大师纂辑:《往生集》卷三)即此一端,可知在娑婆和修其它法门了生死,实在太难。而往生净土便不同,上根自不待言,即使中下根性,一旦往生,即不退转。甚至“五逆十恶,十念成就,带业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  (藕益大师:《阿弥陀经要解》)。实为十方世界之所无,极乐净土所独有。加以往生者,皆莲花化生,寿命无量;又与绪上善人俱。一生成就,何用怀疑。容易获得的东西,往往不殊胜;殊胜的往往不易获得。而念佛往生净土,则是第一容易,第一殊胜。最容易也最殊胜同时并得,真不可思议。

林克智居士,宿具慧根,发弘誓愿,出广长舌,演微妙音。早期主编《台州佛教》月刊,显正辟邪,引导信众,对于净土,阐发尤多,先后在国内外佛教期刊发表鸿文不少。近应各方信众要求,将有关弘宣净土之论文二十余篇,汇集成册,名为《一生解脱之路》。展读之余,由衷赞佩,谨赘数语,藉表随喜。

释昌臻           

1998年8月于四川乐至报国寺


{返回 昌臻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一生行持精严 临终瑞应往生(记比丘尼通愿法师)
下一篇:《念佛现世获十种殊胜功德》浅释
 八关斋戒浅释
 《地藏经》的主要精神和基本内容
 昌臻法师2003年秋季佛七开示(1)
 净土法门的“十六字”纲领
 念佛七的目的意义和一心不乱
 净土法门 是末法众生的对症良药
 《七佛通戒偈》浅释
 百岁高僧无私奉献 千年古刹历劫重光(纪念先师欲上人圆寂一周年)..
 净土是易行难信之法(在乐至报国寺第六期净宗培训班的开示)
 心地与命运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各类经幡旗(天马旗)的功德利益[栏目:经幡经旗]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一一一○)[栏目:杂阿含经]
 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三集[栏目:慈法法师]
 1974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明 妙叶集)[栏目:净土宗人之著作]
 来世生命及往生净土——西北大学演讲[栏目:索达吉堪布]
 13、以不了义法的三个特征“有密意、有必要、以理有害”,来分析《般若品释》第6讲中的“无任何遮现相的..[栏目:益西彭措·深入经藏问答篇]
 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第六十八 至诚接受[栏目: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佛心、宇宙与觉醒—圣严法师与太空人米契尔博士的对话 人类的未来[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智慧对话]
 保持善念,提起正念[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