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如何理解与上师无别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45

如何理解与上师无别

在修行上师瑜伽导修乃至成熟口诀法时,祈四灌顶之后,应与上师无别中安住。那么该如何理解与上师无别呢?

首先,作为初行者,可以观想上师化光融入自己,自己的心与上师的智慧浑然成为一体,于此净观中安住。此净观对断绝自己世俗身的执著有一定帮助。

随禅定见解增上,具备有相定的弟子,则应于观想上师形象中安住,以此树立无别。

若具备清明无相定乃至胜观之禅定,则于相应见解中安住,安立无别。

所以,修行中要根据个人的根机乃至个人对见地的认识来树立无别之禅定。若不懂圆满次第道之理趣,死死抱持一种修行方式,即失佛法善巧方便之精髓,也成为见解久久不能增上之障碍。所以了知这些道理并在实际修行中运用这些道理,至关重要。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何谓即生成就
下一篇:世出世间快乐和痛苦的差异
 排九节佛风要结合观想
 修行者应规划好每一天的时间
 修行者不应执着梦境
 金刚心语·信心
 菩提心的功德和愿菩提心的学处
 如何在睡眠当中修行?
 略述三种顶礼
 初行者的信心是不稳固的
 加持源于信心
 龙萨派四种上师之法相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相由心转[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5年]
 佛教唯识主义(周叔迦)[栏目:唯识学研究]
 斋食供僧果报[栏目: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一(贾曾)[栏目:隋唐居士名家文集]
 心灵锁钥 第一章:心灵与世界的缩写本(二)烦恼的人类和人类的烦恼[栏目:冯学成居士]
 法句经 11 心意品[栏目:法句经·白话文]
 初期瑜伽行派之止观要义─“七觉分”的完满开展(下)[栏目:昭慧法师]
 正确辨析心相 1[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庄严·神圣·慈悲·净洁(张弘)[栏目:中国佛教公众形象专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