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成办解脱不可缺少出离心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66

成办解脱不可缺少出离心

无论我们是修持禅定还是行持其他善法都要具备出离心、菩提心和信心,因为这才是成办解脱唯一的条件。现前我们都说自己是修行人,那么首先反问一下,我们是否具备出离心?如果修行连出离心都不具有的话,我们就永远不会对解脱产生希求之心,这样一来,想要成办解脱又从何说起呢?

有时候,我们总想修持很深奥的法门,希望自己一下就能进入一种无分别状态之中。我想此时还是先把这些追求搁置一旁,先观待一下自己是否具有出离心为妙。如果连自己是否具有出离心都不清楚的话,修行就已经失去了准确的目标了。

当然,很多人都会说,自己现在的修法就是为了成办解脱,这一点还用问吗?我相信对初次进入佛门的人而言,想要追求解脱的心的确是很强烈,但如今在修行过程当中,虽然我们口中依然会说,自己想要成办解脱,但此时对解脱的信心和渴望又有多强烈呢,是否依然像往昔这般清晰呢?我想,这时候所谓的解脱,恐怕只是成为了一句口号而已,实际当中,内心已经在追求世间法了。

以前我在汉地遇到一位居士,他说他是一个佛教徒,这两年发心做了很多善事,但是有一点他还是想不通,为什么我们学佛的人都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呢?我们现在这个世界生活不是也很好吗?不仅有吃有穿,生活不愁,还可以去各地旅游散心,活得也很自在,为什么还要去追求解脱呢?西方极乐世界真的比这个世界优越吗?

当然,内心产生这样的疑问,是由于对法不是很理解的缘故所致。但是此处并不是讲解他人的过失,而是告诫大家,不要轻视这样的疑问。要知道,虽然我们口中没有这样的疑惑,但是内心却很有可能往这方面发展。也就是说,虽然口中都在说自己是为了天下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为了成办自他解脱而行持各种善法,但实际当中内心真的是这么想的吗?所以,时时反观自己是否具有出离心非常重要。

要记住,我们修行应该先从基础开始,而不要盲目寻求很高的法,因为法虽然高,但对我们而言,也是当下做不到的事情。即便当时修法好像有一点点感觉,觉得自己一下子空了一下子又明了,但这种所谓空或者明的感觉并不代表任何见解。

平时我们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感觉,可一点都不缺。冬天你若是直接跳到河里,一下子冷得发抖,不就是一种强烈的感觉吗?有次我在汉地检查身体,耳中灌进一阵热风,我把眼睛一闭,当时强烈地感觉自己在不停地旋转。但这些感觉有什么意义吗?真没有什么意义。

因此要记住,我们修行的目的不是去寻求什么感觉,而是要追求解脱,但是感觉和解脱是永远互不沾边的,只有出离心、菩提心,信心才是成办解脱不可缺少的条件。这些道理非常重要,我们要时时刻刻铭记心中。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无常不期而至 切莫自我欺骗
下一篇:行持禅定不可忘失菩提心
 佛法理论应纳入心相续之中
 必须要面对无常事实
 具解脱之修行的标准
 无记之发心
 护戒如目是令上师长久住世之善妙缘起
 甘露丸的功德
 享受福报不妨碍成办解脱
 积累资粮就是调伏内心
 密法难值难遇
 成办解脱之四种要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福慧双修[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佛识慧集 <六九>即心是佛[栏目:佛识慧集]
 58.不当之友[栏目:星云法语·圆满人生]
 学佛的必要性:如何认知人生真相并获得究竟的快乐和目标[栏目:如孝法师]
 2011安居摘录:一些欢喜念佛方法[栏目: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三十五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别行大般若经第七分第十六分序[栏目:太虚法师]
 中观宗 第五节 涅槃[栏目:中观宗简介]
 有没修行衡量自心[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3年]
 祸兮福兮[栏目:无常的真理·迷悟之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