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有人说“知识越多知识障就越多”“读佛经多,也会变成知识障”这话对吗?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42

有人说“知识越多知识障就越多”“读佛经多,也会变成知识障”这话对吗

  这真是闻所未闻的奇谈怪论。

  照这些人的说法,没有知识的人就不会有知识障(所知障)。

  弥勒大菩萨说:“不精通五明,虽然是大菩萨也成不了佛。”佛主张“无明”是苦根祸源。开发智慧、破除烦恼性无明和非烦恼性无明(所知障)就是彻底解脱、彻底自由。而开发智慧的途径是闻、思、修,即博学多闻、慎思明辨、反复实践。

  佛法中的术语、概念,虽然各派的理解不完全相同,但在佛教内部,还是有比较统一的解释标准,否则,佛教内部就不会有共同语言。所知障、知识障、智慧障、理障都是翻译上的差别,其含义都一样,是指“非烦恼性无明”。

  非烦恼性无明很多,最典型的是“四不可知因”,即:

  (1)因时不可知。即过去的、未来的很多事无法知道。

  (2)因地不可知。即发生在别的地区、别的空间的事物不可知。

  (3)种多不可知。即事物种类很多,不可能全知。

  (4)细微不可知。即很多事物未显露的极细微性能、差别不可知。

  这四不可知因,都是不可知的客观原因。但“二障”中的知识障或者所知障,是指众生主观意识中的一种特殊障碍,是获得理全知(如理智)和事全知(如量智)的主要障碍。

  所以,所谓“知识越多,知识障越多”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有人说佛是不分善恶、没有分别见的,这话对吗?
下一篇:有人说“既然佛的作用是自然的、无意识的,那么供养佛、求佛的保佑、皈依佛会起什么作用呢”
 佛陀的应化身有几种?
 不受戒,但依戒修习,能否成佛
 究竟何时才是修密成熟之法器?
 中观所说的“假名安立”如何理解?
 所谓的“开天目”和佛教的“开悟”是一回事吗?
 藏传佛教就是“藏密”吗?
 佛教说“善有善报”,为什么行善者无好报,行恶者反而看起来比较好呢?..
 宗教都是唯心主义吗?
 怖畏金刚(大威德)形象凶神恶煞,有什么代表意义?
 修佛道的男女信徒必须出家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七日禅开示之五[栏目:济群法师]
 第十册 宗教概说 第十一课 犹太教概说[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十册]
 五百罗汉 167、善德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从一张桌子来看本质问题(释青平)[栏目:戒幢佛学研究所2000级学员文集]
 二十五个有趣的人生定律[栏目:佛网文摘]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八、在家与出家[栏目:慈航法师]
 请详细解释一下证入禅那前落入有分,误以为能所双泯是不是有人修错了?[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59 要正确认识什么是美[栏目:本性法师]
 莲花生大士全传 第四篇 广大圆满 第八章 汉藏妙缘净法因[栏目:莲花生大士全传]
 随顺世缘修禅净(明一)[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