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汉传佛教大德主张学佛必须先从“有”后到“空”若不知“有”焉知“空”这种说法和藏传佛教的观点是否一致?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54

汉传佛教大德主张学佛必须先从“有”后到“空”若不知“有”焉知“空”这种说法和藏传佛教的观点是否一致

  这种说法和藏传佛教完全一致。

  起信修法的过程也是个认识的过程,认识必须从有形的现象入手逐步达到无形的本质。

  “有”和“空”是一件事物的两个方面,世俗智的认识境界是事物的现象——“有”,超世智(圣智)的认识境界是物自性、法性——“空”,若不承认以世俗智确立的一切存在,轮回、解脱、因果业报、四谛、六度、根、道、果等理论将无从建立。进而,佛和佛法也就无从谈起。同时,真假二谛也是对立统一体,若无假谛的“有”,也就无从谈起真谛的“空”,悟“空”的真境是没有“有”、“空”分别见的“无戏境”。

  在菩萨戒中对信念和认识条件达不到的弟子宣谈空理也是犯戒行为。原因是根基差的弟子往往会错误地理解空义而否定一切善行,反而遭到下堕的恶报。

  宗喀巴在《菩提道次第广(略)论》中,把修止观放在上士道的最高修道位上。这除了有六度的先后次序和认识上的难度外,也有深恐理解空心出偏,反受其害,应待到思想成熟再开示之义。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汉传佛教禅宗是密宗还是显宗?
下一篇:佛教如何看待环保?
 佛教的戒律以及天堂、地狱思想对现代社会有什么帮助?
 佛教和自然科学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藏传佛教以何宗见解为主?
 佛教说“善有善报”,为什么行善者无好报,行恶者反而看起来比较好呢?..
 如何才能有效防止邪教及附佛外道蔓延?
 应如何看待《俱舍论》中说的器世界状态与现代科学证实的器世界?
 因明学在“十明”中单独列为一门学科,但是为何藏传佛教要将因明列为内学五..
 金刚持是什么佛?
 密法“悉地”是什么意思?
 菩萨发心有几种类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浅谈梦境与佛法[栏目:药师山·紫虚居士]
 29. Angulimala, the Bandit[栏目:Life of the Buddha]
 义工培养好品质(明安)[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随喜一切善[栏目: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古大德祖师之德行[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弘扬人间佛教应以青年为主(印顺法师)[栏目:人间佛教]
 庆生放生 增福延寿──放生之意义与功德[栏目:宽运法师]
 楞严大义 第一章《楞严经》的总体思想[栏目:惟贤法师]
 无死的金刚心 第18章 只要有脚,就会有路[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六八三)[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