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如何理解神秀大师和六祖的偈子?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92

神秀大师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六祖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对这两首偈子,您怎么看?
       
索达吉堪布答:禅宗将身体喻为菩提树,将心喻为明镜台,这些比喻非常好。神秀大师所体会到的,六祖大师所悟入的,都通过比喻很好地表达了。这种方式在藏传佛教中也有,如莲花生大士师徒之间的对话,就用过类似的比喻表达了如是见解。

关于这两首偈子的意义,从抉择空性的角度而言,第一偈的前两句是抉择见解,后两句讲修的光明;第二偈则分别讲了行和果。

此外,对《六祖坛经》的解释,我觉得可以有不同方式,尤其是第二品,可从见、修、行、果或基、道、果方面来讲。也就是说,结合中观的抉择方式来理解,可能会更好!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跟法王结缘的众生都能往生极乐世界,请索达吉堪布答是何时往生?
下一篇:定业经过忏悔之后,还会不会承受果报?
 学习了那么多经论,又做了那么多《大圆满前行》的座上观修之后,在日常生活..
 对于菩提心,我们应该怎么修持?
 佛教以外的宗教,与佛教有没有一些冲突?藏传佛教内部也有许多宗派,彼此之..
 什么叫“现空双运”?
 学习佛法需要多久?
 人生是由谁决定的?为什么有些人的人生是快乐的,有些却是苦难、充满困惑的..
 现在各地都兴建了很多寺庙,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烧香观光的居士和游人,出家人..
 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在不断下降...我们应该怎样运用佛教思想去教育人们,..
 为什么有些人的修行能顺缘具足,十分圆满,而有些人却违缘重重,修行无法成..
 请您从法、报、化三身的角度,谈一谈显教修行和密教修行的关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一五一、超度亡者感应录[栏目:现代因果实录]
 成都五大寺在都市佛教中的角色定位(向世山)[栏目:佛教与都市]
 现前菩提[栏目:传喜法师]
 谁也避不开的死亡之苦[栏目:心律法师]
 漫说《杂阿含》(卷五十)~Y 1360经、1361经:此二经叙述俗人与比丘各自喜好的差别。[栏目:界定法师]
 04-055慈悲守则[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4年]
 福德日记8月8日-梵天的劝请[栏目:福德日记]
 请以实际修法经验谈谈自己如何进行入座前准备?[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